樓上王老師的孫女失蹤了。
等警方找到她的時候,她小小的身軀已經被埋在土裏沒了呼吸。
可是因為惡魔的年齡還小,卻注定隻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王老師一家悲痛欲絕,卻沒能等到凶手半句道歉。
甚至還在網絡上看到對方輕描淡寫的一句:
「啊,我們隻是跟她玩玩而已,是她自己太嬌氣了!」
最後,王老師絕望之下邁進了我的店門,重金向我買下了三隻貓。
1.
刺耳的警笛聲由遠及近,很快就在門口不遠處停下。
我自然很快注意到了這一幕,卻絲毫不在意,隻淡淡往外撇去一眼,便依舊自顧自地用逗貓棒逗弄著麵前的一隻橘貓。
直到玻璃門外傳來三下清脆的敲門聲,一男一女兩個警察推開了我的店門。
我這才微微揚了揚眉,放下了手中的逗貓棒朝門口望去。
為首的男人身材高大,眉目俊朗。
更重要的是,我曾經見過他,在一年前。
「啊,這不是梁警官嗎?好久不見,來店裏是要給女朋友挑一隻貓嗎......」
沒等梁牧成開口,我就已經笑著起身上前搭話。
女人眉眼清秀,笑容溫婉,讓梁牧成也忍不住呆愣了一瞬。
又定了定神,這才想起自己的來意,擺了擺手。
「不是,我們是為了公事來的,這位是我的同事。」
想起正事男人的神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楊小姐,我們這次過來是想跟您打聽一下樓上王老師一家的情況的,剛才聽新來的住戶說他們似乎在兩個月前就搬走了?」
「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他們具體搬到哪裏去了呢?」
聽到對方提起王老師的名字,我臉上的笑容慢慢凝滯,繼而消失。
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一開始的好脾氣,取而代之的是十分不耐的態度,甚至還帶著幾分嘲諷。
「王老師?你們找他幹什麼?當初害了歲歲的那三個小惡魔不是早就被你們警方給放了嗎?」
「甚至,還早就回歸了正常的校園生活不是?」
「王老師一家被他們害得支離破碎,而你們呢?明明已經抓到了殺人凶手,證據確鑿!」
「最後,卻因為他們年紀還小,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隻接受了幾個月的心理矯治就被放了回去。」
「怎麼?現在又來找王老師他們,難不成是想告訴他們你們可以將凶手繩之以法,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了?」
說出最後這句話時,我的眸中逐漸泛起猩紅的血絲。
與此同時,我的腦海裏不自覺再次浮現出歲歲鮮活的身影。
走路都走得不算太穩當的小女孩從門外探進頭來,獻寶似地攤開小掌心露出裏麵的兩顆小白兔奶糖,奶聲奶氣地問道:
「姨姨,貓貓可不可吃糖啊?我想把我的糖都送給它們......」
那是我搬到這裏後,跟歲歲的第一次相見,那時她還不足兩歲。
然而不管是我,還是笑得一臉柔和,亦步亦趨跟在歲歲身後的王老師都萬萬沒想到,
這樣一個人見人愛,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在三年後會以這樣慘烈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2.
一年前,一個看似平平常常的下午。
歲歲在幼兒園裏失蹤了。
她所在的幼兒園裏有一個角落,欄杆年久失修壞了幾根,露出一個小空洞,剛好夠一個成年人從那裏鑽過去。
歲歲就是一個人從那裏消失。
警方當時出警很快,破案速度也十分敏捷。
盡管幼兒園及其附近的監控都沒能拍到歲歲離開幼兒園後的行動路線,
他們最終還是通過路上停放著的汽車上的行車記錄儀找到了歲歲最後出現的地方——
距離幼兒園不到五百米的一個廢棄小公園。
監控中,歲歲小小的身影亦步亦趨地跟著另外三名少年旁邊。
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不停地伸手試圖去夠那隻被高高舉起的橘黃色奶貓。
引來的卻是三個惡魔般少年愈發惡劣,肆無忌憚的狂笑。
以及更加毫不客氣的推搡和撕扯......
隨著夜幕逐漸來臨,空蕩蕩的小公園裏最後連僅存的一聲嗚咽也徹底消失殆盡。
而當姍姍來遲的警察和王老師一家及幼兒園老師等人趕到時,看到的隻有歲歲躺在地下的小小的冰冷的身軀。
渾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痕和血跡,摻雜著無數泥土和落葉的口鼻......
歲歲就這樣死了。
而距離她離開家人和老師的視線,甚至還不足五個小時。
連夜從隔壁市趕回來的歲歲媽媽在見到女兒的慘狀的那一刻當場就暈死了過去,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一夕之間仿佛老了十餘歲的王老師強撐沒有倒下去,幾乎是日夜守在了警局門口,隻為了能夠親眼看到害死自己孫女的人早日繩之以法,受到他們應有的教訓。
當時負責這一案件的警察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根據現場遺留的線索,以及行車記錄儀中的錄像很快就鎖定了三個嫌疑人。
而三個嫌疑人對於自己一時興起犯下的罪行也供認不違,甚至帶著警方回到了案發現場指認,告訴其他人他們當時是怎麼用一隻小貓將那個小女孩引出去的,又是怎麼威脅著將她帶到他們的秘密基地,配合他們玩那個所謂的“遊戲”。
明明證據確鑿。
最後,卻敗在了他們的年齡上。
「警察叔叔,我們好像確實不小心害死了人,可是怎麼辦啊?我們都還沒滿十二歲呢!」
「聽說不滿十二歲的未成年人就算是不小心害死了人,那也是不用承擔任何刑事責任的?」
「這是真的吧?」
身為全程參與這一案件的警察之一的梁牧成,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當初自己聽到那孩子一臉天真地對著他們問出這樣一句問話時,後背瞬間湧起來的絲絲寒意。
3.
他微微晃了晃腦袋,努力將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麵揮散。
重新看向麵前的女人,臉上依舊是一臉正義:
「楊小姐,我想你應該清楚我們警方其實也是最想讓凶手繩之以法的人之一,但法律終歸是法律,我們誰也不能違背......」
男人的話還沒說完,我就忍不住冷嗤了一聲:
「別說得那麼冠冕堂皇,當初那些人是怎麼逼得王老師他們簽下了諒解書的,你們警方當真,一點都不知道嗎?」
「還在這裏說什麼法律終歸是法律,不能違背這樣的話......」
梁牧成聞言頓時語塞,一時說不出話來。
當初涉案的三個少年,就讀的是當地一家出了名的私立學校,凡是能就讀的家中多少是有點家底的。
更遑論其中一位還是剛從京都轉學過來的,背靠的勢力更是驚人。
別說王老師一家隻是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就算他們同樣是當地的豪門,所掌握的權勢那也不是可以與對方相抗衡的。
尤其是,在手段卑劣這一方麵。
4.
起初王老師他們在得知害死歲歲的凶手年紀均未滿十二周歲,很可能會因此逃脫法律的製裁時,心中便隻剩下了絕望和痛心。
自己好好養大的,乖巧又可愛的小孩被人生生淩辱致死,而凶手卻沒有受到任何應有的懲罰。
隻因為他們的年齡還小,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可是創造這一條法律的人為什麼就不能想到,受害者還有可能是一個比他們年齡更小,更加無辜的人呢?
而就在這時,楊晚出現了。
在她的提醒下,王老師主動將歲歲的案件發到了網絡上,並且聯係了各家媒體,試圖通過輿論的力量為自己的孫女討回公道。
一開始事情的走向果真如他所願,數不清的陌生網友,網紅,甚至是個別明星在得知這一案件的來龍去脈後均選擇了為他們家發聲。
直到一條轉賬記錄的出現。
一切轟然倒塌,形勢逆轉。
曾經幫王老師一家發過聲的人紛紛轉頭去罵王老師,罵他們為了錢連自家孩子的公道都不要了,可憐的孩子連死了都要被自己最親的人吸血。
如果說,單純一條轉賬記錄並不能說明什麼,畢竟現在的PS技術十分發達,說不定是有人惡意P圖呢,至此仍有不少網友表示要保持理性,不能被有心人帶著跑,等待官方的發聲。
那麼,由受害者家屬親自簽下的諒解書,便徹底將王老師一家釘在了恥辱柱上。
網絡發酵的速度是何其之快。
從那以後的每一天,甚至是每時每刻都有人跑到王老師的賬號下辱罵並詛咒他們。
「這哪裏像是人家親爺爺啊,又是收錢,又是簽諒解書的,小女孩該不會是被他們給賣了吧?」
「一開始還幫忙發聲了,現在看來你們的嘴臉才是真惡心,自家孩子的人肉饅頭也能吃得下?」
「惡心,一家子的吸血鬼......」
「既然收了錢,還好意思出來裝可憐?看來又是一個博熱度的,大家可千萬小心。」
......
王老師開設賬號發聲的初衷也被歪曲成是為了博取流量和熱度,賺取網友的同情日後好帶貨賺錢,或是開直播打賞,哪怕他至今從未向外界要過一分錢。
歲歲爸媽的工作和單位也被人扒出,異樣的目光,陰陽怪氣的嘲諷,自以為正義又滿懷惡意的整蠱......身心俱疲的兩人最終隻能被迫選擇離職。
至此,幾乎所有人都忘了他們其實是真正的受害者,才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而真正應該備受譴責的人應該是那三個欺淩弱小的小惡魔!
5.
我笑了笑,盯著麵前男警察的臉,一句一句道:
「法律隻是用來約束普通人的利器,對於有些人來說什麼都不是!」
當初那份諒解書是我親眼看著王老師簽下的。
為此我曾無數次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要開口建議王老師他們在網絡上發聲。
那樣的話或許他們現在依舊能住在這裏,過著普通而寧靜的生活。
一開始必然是傷心,難過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失去歲歲造成的傷痛也許會被慢慢撫平,也許他們家會重新出現一個新的孩子,跟歲歲一樣可愛,也許沒有......但他們的生活起碼是平靜的。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受人指指點點,眾叛親離。
是的,眾叛親離。
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這一點。
包括那個,明明態度是最堅決的那個人,最後卻是第一個低下頭顱,顫巍著手在諒解書上一筆一筆簽上自己名字的老爺子。
「求求你們了,就把諒解書簽了吧,人死又不能複生不是嗎,你們跟他們這些有錢有勢人杠上,又能落得了什麼好呢?」
「就算是你們家裏人願意豁出去跟他們硬碰硬,但也不能把我們害了啊......」
「歲歲是很可憐很無辜,她每次見著我的時候都會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問好,我也一直很喜歡她,可是......可是......」
「這都是命!而且你們家兒子兒媳還年輕,孩子總還會有的......」
孩子或許還會有,但再怎麼也不會是當初那個歲歲了。
我斂了笑,態度徹底冷硬下來,直接將麵前的兩個警察請了出去。
至於他們想要打聽的關於王老師一家的去向,那自然是:不清楚,不了解。
對此,梁牧成也毫無辦法,畢竟他們又不能暴力執法,強迫公民說出自己想知道的線索。
他回首看向身邊的女警,問:
「何隊,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一直默默觀察沒有開口的何紅棉微微側身看向了頭頂上的貓咖招牌——靈貓島。
她說:「如果說王向榮一家搬走之前有告知過鄰裏自己去向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她了。」
「先讓人留意著她最近的動向吧。」
說話間何紅棉的目光無意間透過玻璃,落在了女人懷裏那隻橘黃色小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