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預算,限時三個月,要做出一個百萬粉絲的爆款賬號。”
在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位剛空降的營銷總監,終將為她的狂妄付出代價。
01
“嘿,聽說了嗎?那位‘數據女王’要來我們公司了。”
我放下手中的咖啡杯,不經意間聽到隔壁工位的竊竊私語。作為營銷部的技術主管,我梁遠最近確實聽到不少關於新空降領導的傳聞。據說她在上一家公司隻用了半年時間,就讓營銷業績翻了三倍。隻是,沒人知道這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
“數據女王”陳楠,一個在業內頗負盛名的營銷總監。關於她的傳言很多,有說她是經營天才的,也有說她靠數據造假上位的。但無論如何,她馬上就要成為我的直屬上司了。
那是一個異常悶熱的周一早晨。
同事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壓低聲音交談著,時不時還要警惕地環顧四周。
“梁哥,你說我們會不會...”市場專員小王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想問什麼,但我也給不出準確的答案。
就在這時,電梯“叮”的一聲打開了。一位身著深灰色職業套裝的女性走了進來。她個子不高,但氣場十足,踩著細高跟鞋的腳步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裏格外清晰。
這就是陳楠了。她看上去四十出頭,妝容精致,眼神犀利。沒有寒暄,沒有客套,她直接走到了辦公室中央。
“各位早上好,我是陳楠,從今天起擔任營銷總監一職。”她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強勢,“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各位的工作狀況。”
說著,她從隨身的公文包裏抽出一疊文件:“我手上有過去三個月每個人的業績數據。說實話,這些數據讓我很失望。”
辦公室裏的氣氛頓時凝固了。過去三個月?那不就是整個市場最不景氣的時期嗎?大家都在努力求生存,她卻拿這個時期的數據說事?
“李文,過去三個月你的客戶轉化率隻有2.3%,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她翻開文件,開始點名。
“陳總監,這三個月大盤其實都不太好...”
“我不想聽任何解釋。”陳楠直接打斷了李文的話,“在商場上,隻有結果,沒有理由。”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簡直就是一場公開處刑。陳楠逐個點評每個人的“問題”,而且字字誅心。
沒有人能逃過她的火眼金睛,就連往常業績還不錯的老員工也被她批得體無完膚。
“根據我的分析,目前我們營銷部的人員結構嚴重臃腫。”她環視了一圈,目光最後落在了我身上,“梁遠,你作為主管,難道沒發現這個問題嗎?”
我強壓住心中的不快:“陳總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我們營銷部現在...”
“看來你還不夠了解我。”她嘴角微微上揚,“我這個人,最討厭的就是冠冕堂皇的廢話。從今天起,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優化調整。”
優化調整?真是個冠冕堂皇的說法。但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果然,從那天起,營銷部就陷入了一場血雨腥風之中。陳楠開創了一個所謂的“KPI淘汰製”,每周末都要淘汰一批“表現不佳”的員工。
短短兩周內,原本50人的營銷部就被裁掉了35人。剩下的15個人,除了我這個主管,其他人也都是惶惶不可終日。
“梁遠,從今天起,你負責帶領剩下的這個'精英小隊'。”某天下午,陳楠把我叫到辦公室,“我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證明自己的價值。”
看著她臉上意味深長的笑容,我突然意識到,這哪裏是什麼機會,分明就是一個圈套。但為了身後那些戰戰兢兢的同事們,我別無選擇。
“好的,陳總監。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努力擠出一個職業性的微笑。
她似乎對我的回答很滿意,輕輕點了點頭:“很好。不過我要提醒你,如果帶不好這個團隊,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走出她的辦公室,我的背後已經被冷汗浸透。我知道,一場更艱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02
“所有人現在就給我安裝這個軟件,無一例外!”
陳楠在例會上扔出一張二維碼,“這是我從矽穀引進的員工效率監控係統,可以實時追蹤大家的工作狀態。”
我盯著屏幕上那個猙獰的眼睛圖標,心裏一陣發寒。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管理問題了,而是赤裸裸的監視。
“陳總監,這是不是有點...”我試圖提出異議。
“怎麼?梁遠,你有意見?”她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作為團隊負責人,你應該起帶頭作用才對。”
我沉默了。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期,任何反抗都可能成為被裁員的理由。
安裝完軟件後,我們的工作生活徹底變了樣。係統會記錄每個人的鍵盤敲擊次數、鼠標移動軌跡,甚至連午休時間超過30分鐘都會收到警告。
“鄭小玲,你昨天下午2:15到2:18這三分鐘,為什麼沒有任何操作記錄?”
“報告陳總監,我當時去了一趟洗手間...”
“去洗手間要提前申請!扣掉你這個月的全勤獎。”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陳楠把“數據化管理”這個概念推向了極致,她要求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要有數據支撐。
更可怕的是,她給我們定下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業績指標。
“第二季度,我要看到營銷業績翻五倍。”她在季度會議上扔下這顆重磅炸彈,“做不到的人,就主動辦理離職手續吧。”
“這不可能!”市場主管老張終於忍不住了,“就算我們996,也不可能...”
“那就007。”陳楠冷冷地打斷他,“現在的年輕人,太容易滿足了。你們知道我是怎麼走到今天的位置的嗎?十年前,我一個人頂一個團隊的工作量,經常連續工作72小時!”
我看著她略顯疲憊卻依舊銳利的眼神,不知道她說的是真是假。但此時此刻,這都不重要了。
為了完成這個魔鬼指標,我們不得不開始24小時輪班工作。每個人的手機都必須保持暢通,隨時準備接聽客戶電話。
“叮鈴鈴...”
半夜三點,我被電話鈴聲驚醒。是一個歐洲客戶打來的業務谘詢。當我好不容易應付完這個電話,再想睡已經不可能了。
我打開電腦,發現十幾個未讀郵件在等著我。都是陳楠深夜發來的工作安排,要求必須在早上九點前完成。
這種高壓狀態持續了不到一個月,終於有人撐不住了。
那天下午,鄭小玲正在給客戶做演示,突然兩眼一黑,直挺挺地倒在了會議室裏。
“救護車!快叫救護車!”同事們手忙腳亂地把她送去醫院。
醫生的診斷結果是過度勞累導致的急性胃出血,需要住院觀察。
然而,陳楠對此的反應卻讓所有人都感到心寒。
“這種身體素質也好意思做營銷?”她站在醫院走廊裏,冷冷地說,“回去就讓她辦離職手續吧。”
“不行!”我第一次對她大聲說不,“小玲是為了工作才把自己搞成這樣的。公司不能這麼對待她!”
陳楠似笑非笑地看著我:“怎麼?你要為她出頭?那好啊,她的指標你來完成。”
我咬著牙沒說話。這時我才明白,在她眼裏,我們這些員工根本就不是人,隻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回到辦公室,我開始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陳楠是怎麼做到在上一家公司創造那麼好的業績的?
那天晚上,我留在公司加班,無意中發現了一些蹊蹺。在整理陳楠發來的業績報表時,我發現數據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矛盾。
表麵上,一切都很完美。但當我仔細對比不同報表之間的數據時,卻發現了一些無法解釋的差異。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了。我慌忙關掉電腦屏幕,假裝在整理文件。
“這麼晚還在加班?”陳楠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絲玩味,“不錯,看來你還是很有上進心的。”
“是啊,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我強裝鎮定地回答。
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轉身離開了。但我知道,自己可能已經引起了她的警覺。
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查清楚這背後的真相。為了我自己,也為了所有被這種扭曲的管理製度折磨的同事們。
03
“恭喜營銷部在第二季度取得了曆史性的突破!銷售額環比增長498%,新客戶轉化率提升至42%,各項指標都創下了新高!”
我坐在季度總結會上,聽著陳楠滔滔不絕地彙報“驚人”的業績數據,內心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作為一線主管,我太清楚這些數字背後的真相了。
“這些成績的取得,完全得益於我們創新的'數據精細化管理'模式。”陳楠站在投影幕布前,臉上寫滿了得意,“通過對每個環節的嚴格把控,我們終於實現了質的飛躍。”
台下的高層們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他們哪裏知道,這些漂亮的數字背後,是怎樣的一場荒誕劇。
就在一周前,我偶然撞破了這個驚天的秘密。
那天深夜,我照例加班到很晚。走到茶水間準備倒杯咖啡提神時,突然聽到會議室裏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
透過半掩的門縫,我看到陳楠和市場部的小張正對著筆記本電腦忙活著。
“這組數據太難看了,給我改成35%以上。”陳楠指著屏幕說。
“可是陳總監,這樣改的話,跟其他報表對不上啊...”小張有些猶豫。
“笨蛋!其他報表當然也要改!”陳楠不耐煩地說,“你以為高層那些人會去核對這些細節嗎?他們隻看最終結果!”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穀底。雖然之前就有所懷疑,但親眼目睹數據造假的場景,還是讓我感到一陣惡心。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第二天,陳楠又出台了一個新政策。
“從今天起,每人每天必須在競品的社交平台上發布至少10條差評。”她在例會上宣布,“要看起來自然一些,最好帶上圖片。”
“這...這不是違法嗎?”有人小聲嘀咕。
“違法?你們太天真了。”陳楠冷笑道,“商業競爭就是這麼殘酷。做不到的人,我相信門外還有很多人排隊等著你的位置。”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場鬧劇愈演愈烈。
陳楠不僅雇傭水軍給競品差評,還購買了大量僵屍粉來刷社交數據。她甚至找了專業的PS高手,把營銷活動的現場照片“優化”得光鮮亮麗。
“看看這個效果,完美!”她炫耀似的在辦公室裏展示P過的照片,“就說我們的產品發布會吸引了上千人參與。”
現實中那場發布會,到場的觀眾還不到50人。
更讓人憤怒的是,她開始強迫我們配合造假。每個人都要寫虛假的用戶反饋,編造不存在的成功案例。
“梁遠,你的那些案例寫得太假了。”她把我叫到辦公室,“要學會用細節打動人,多加一些真實的對話和場景描寫。”
我簡直哭笑不得。連造假都要講究“藝術性”,這算是什麼職場經驗?
但在表麵上,我不得不配合她的表演。同時,我開始秘密收集證據。每一份被篡改的報表,每一個PS過的圖片,每一條虛假的用戶評價,我都默默地保存了下來。
我知道這很危險。如果被陳楠發現,我肯定會被立刻開除,甚至可能麵臨法律風險。但我別無選擇,這種瘋狂的狀況必須要有人來終結。
“你最近在查什麼?”一天下班後,陳楠突然攔住了我。
“隻是在整理部門的曆史數據,想找找提升業績的靈感。”我平靜地回答。
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不要太好奇。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對你沒好處。”
威脅來得如此明顯,但我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看著她趾高氣揚的背影,我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一個完美的時機,把這些肮臟的真相公之於眾。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條來自公司高層的郵件,預告下周將召開一場重要的股東大會,陳楠要在會上做營銷戰略的全麵彙報。
我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也許,這就是我等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