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漫天雲舒霞卷,夕陽的餘暉,將整座巍峨氣魄的東吳皇宮披上了一層妖嬈的火紅色。
吳太子孫登策馬揚鞭,匆匆趕到了皇宮。
行至神龍殿外,正好撞見中書典校郎呂懿從殿內走出來。
呂懿是個五十多歲的瘦老頭兒,走起路來就像是一根竹竿,總是讓人擔心,若是有一陣風吹來,就能把他吹倒在地。
不過很多朝廷官員倒是都希望哪天狂風降臨,真的能把這個老頭子吹走,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孫登也對這個人沒什麼好感。
前些年他的父皇孫權效仿曹魏,創辦了校事府,專門從荊州地方上找來了呂懿擔任校事府的校官。
據說呂懿以前隻是長沙郡掌管人事調動的功曹,盡管出身寒門,和江東士族沒有任何關係,但由於精通律法,知人善任,由此受到了孫權的賞識。隻是在他一步登天,掌管了校事府以後,整個朝廷上下,便都過上了人心惶惶的日子。
校事府的職責除了負責偵查搜集敵國諜報以外,還負責監察彈劾百官,處理一些棘手的刑事案件,這些年呂懿究竟培養了多少死士,掌握了多少百官的秘密,朝中沒有人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不過此人倒稱得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臣,這些年來他從不拉幫結派,結交士族,隻對皇帝一個人保持忠心。
孫登以前也曾對呂懿有幾分好感,隻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後,孫登就對呂懿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去年呂懿的手下外出去建安辦事,由於收受了賄賂,被建安太守鄭胄所斬殺,呂懿由此懷恨在心,在皇帝麵前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控訴鄭胄數條罪狀,就差給對方扣上謀反的罪名了。
皇帝對呂懿十分信任,當即派人前往建安郡把鄭胄逮捕入獄,若不是鄭胄平時為人剛正不阿,在朝中有幾個欽佩他的朋友,才讓他免於一死,但還是為此付出了代價,被皇帝削職為民。
“太子殿下,您可算是來了。”呂懿拱手做輯,一臉的憂慮之色,“殿下,快去勸勸皇帝陛下吧,自從二皇子過世後,陛下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寐,整個人都瘦了一圈,或許如今隻有太子能勸說皇帝陛下放下哀傷,以國事為重。”
“嗯,本宮知道了。”孫登背負起了雙手,向著殿內走去,“如果沒別的事,呂校郎暫且退下吧!”
呂懿回頭看了一眼太子,眼眸中閃現出一抹複雜的神色。
太子孫登今年隻有二十二歲,卻是少年老成,溫文爾雅,在朝中威望極高,深得江東士族擁戴,有皇帝孫權年少時的風采,日後定會是一代明君,他呂懿可以不和任何大臣搞好關係,但他也不希望和太子的關係搞得很糟,但他卻不知道為什麼,太子這個人總是對他冷冷淡淡,敬而遠之。
孫登走進殿內,看到父親孫權正背對著他,一動不動地看著牆壁上的一副大漢輿圖發呆。
“父皇······”
孫權聽到是太子的聲音,下意識地用袖口抹去眼角的餘淚,轉身看向孫登,笑道:“是太子來了。”
孫登看到自己的父親盡管強顏歡笑,卻難以掩飾滿目憂傷,整個人也如同呂懿所言,當真瘦了一圈,想必是前一陣子因為二皇子孫慮的意外死亡,而過度悲傷,到現在也沒能從痛失愛子的陰霾中走出來。
孫登的這位二弟自幼便機敏聰慧,能謀善斷,父親對他異常溺愛,孫慮十六歲那年便被封為建昌侯,一年後又被封為鎮軍大將軍,授予假節,單獨置辦府署。
就連他這個做大哥的,都經常跟別人說,論才華能力,他不及二弟,論殺伐果斷,領軍作戰,他同樣不及二弟。別看二弟年幼,但他的身上,卻同時擁有了伯父孫策的勇猛果敢,睥睨眾生的魄力,和父皇的虛懷若穀,禮賢下士的帝王之術。
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
數月前孫慮因為奉了朝廷命令,剿滅丹陽郡一代占山為寇的山匪,將士們旗開得勝,將山中悍匪一網打盡,卻不料還是有了漏網之魚,就在一次孫慮獨自外出去山林中狩獵時,有一個山匪瞅準機會,對著他放了一箭,這一箭正好命中了孫慮的肋骨。
皇帝孫權知道此事後,爆發了極其罕見的雷霆之怒,當即找來了整座皇宮大內的太醫們給孫慮治病,同時也命令校事府和眾將士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把凶手找出來碎屍萬段。
對於皇帝孫權來說,捉拿一個罪犯不難,難的是,自己的兒子身上中的那一箭,被凶手塗抹上了劇毒。哪怕華佗在世,隻怕也於事無補。
孫權看到自己的兒子孫慮身上的箭傷總是好了又犯,犯了再犯,傷口不斷潰爛,孫慮也時常因此高燒不退,不禁想起了他的大哥孫策當年也是因為被賊人射箭偷襲,才英年早逝,棄他而去,便時常在夜深人靜時潸然淚下。
直到孫慮過世,作為一個父親,孫權也不認為自己的兒子得到了解脫,而是把這看做了老天對他的懲罰。
當年,他的父兄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生命垂危之際,並沒有把主君之位交給年幼的兒子,而是把江東大業托托付給了他這個弟弟,那年他隻有十九歲,父兄在臨終前告訴他,身為主君,就不能婦人之仁,心慈手軟。
這些年來,他經曆了諸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多到他自己也記不起來。
能讓他記住的那些,諸如江夏之戰,赤壁之戰,荊州之戰,夷陵之戰,皖城之戰,合肥之戰,石亭之戰,可以說每一場戰役的背後,都是一幕幕人間悲劇,也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支離破碎,妻離子散的家庭。他的手上,早已沾滿了鮮血。
如今,這報應竟然落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這讓他越來越覺得天道好輪回。即便自己是一個帝王,也終究無法逃脫這命運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