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隻局限於賣山貨,畢竟山貨的數量有限,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他必須找到新的出路,才能在這個時代立足。
兄妹倆在縣城的街頭巷尾轉悠著,尋找著機會。
當他們走到縣城郊區時,陳川眼前一亮。
隻見磚窯附近有一片荒廢的果園,裏麵長滿了野生的山楂樹。
這個季節,紅彤彤的山楂掛滿枝頭,像是一串串小紅燈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然而,卻無人采摘。
陳川心中一動,有了主意。
“妹妹,你看那些山楂,多不多?”
他指著果園裏的山楂樹,問陳瑩。
“多啊,哥,你想幹啥?”
陳瑩好奇地看著他。
“我想利用這些山楂做文章。”
陳川帶著妹妹陳瑩找到了果園的主人——趙老四。
趙老四是個中年漢子,皮膚黝黑,滿臉皺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一些。
他原本是生產隊的會計,改革開放後,他承包了這片果園,想要靠種山楂發家致富。
然而,由於缺乏銷路,山楂年年爛在地裏,讓他愁白了頭。
“趙大哥,我看你的果園裏山楂長得不錯,為啥不摘了賣呢?”
陳川開門見山地問道。
趙老四歎了口氣,訴起了苦:“唉!誰說不是呢?我也想賣啊,可是沒人要啊!”
“沒人要?那你想不想找個合作的?”
陳川試探著問。
趙老四一愣:“你所說的合作,具體是指什麼?”
“很簡單,你負責提供山楂,我負責采摘和銷售,利潤五五分成,怎麼樣?”
陳川直接說出自己的計劃。
趙老四將信將疑地看著他:“你真的有辦法賣出去?”
“當然有辦法,你相信我!”
陳川用力地點了點頭。
趙老四看著滿園無人問津的山楂,又看了看陳川誠懇的眼神,最終點了點頭:“好!那我就信你一回!”
接下來,陳川開始著手準備製作冰糖葫蘆。
他清楚地記得前世在北方見過冰糖葫蘆的做法,那紅彤彤的山楂外麵裹著一層晶瑩剔透的糖漿,看起來十分誘人。
他買來白糖和竹簽,帶著陳瑩在磚窯裏試驗起來。
然而,製作冰糖葫蘆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
第一次熬糖時,陳川沒掌握好火候,糖漿很快就焦了,變得黑乎乎的,還散發出一股苦味。
“哥,這是啥呀?這麼苦,能吃嗎?”
陳瑩嘗了一口,立刻吐了出來。
陳川尷尬地笑了笑:“第一次嘛,沒經驗,咱們再來!”
第二次,陳川小心翼翼地控製著火候,糖漿終於沒焦。
然而,這次糖漿又太稀了,根本裹不上山楂。
“沒關係,咱們再試試!”
陳川並不氣餒,他仔細回憶著前世的冰糖葫蘆,調整著糖漿的比例和熬製的時間。
終於,在第三次嘗試時,他成功做出了晶瑩剔透的糖衣。
“哇!哥,這次成功了!”
陳瑩興奮地拿起一串嘗了起來,酸甜脆爽的口感讓她眼睛發亮。
陳川也嘗了一口,滿意地點了點頭。
“嗯,味道確實不錯,不過還可以更好。”
他想了想,又在糖漿裏加入了一些芝麻,這樣一來,冰糖葫蘆的口感就更加豐富了,吃起來也更香脆。
兄妹倆連夜趕製了兩百串冰糖葫蘆,準備第二天去學校門口試賣。
第二天清晨,陳川推著借來的木板車,上麵裝上兩個木棍子,放上草垛子,草垛子上插滿了冰糖葫蘆。來到縣一中門口,不少走讀的學生們正陸陸續續地走進校門。
學生們看到晶瑩剔透、紅彤彤的冰糖葫蘆,紛紛被吸引過來。
“哇,這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好好吃啊!”
“是啊,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看的東西。”
學生們圍著木板車,好奇地打量著冰糖葫蘆。
陳川見狀,微笑著吆喝起來:“各位同學,這是冰糖葫蘆,又甜又脆,非常好吃!誰來嘗嘗?”
話音剛落,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女生大膽地站了出來:“我來一串!”
她接過冰糖葫蘆,咬了一口,瞬間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哇!太好吃了!又甜又脆,還有芝麻的香味!”
在她的帶動下,其他學生也紛紛開始購買。
不一會兒,木板車周圍就圍滿了人,大家爭先恐後地搶著買冰糖葫蘆。
不到半小時,兩百串冰糖葫蘆就銷售一空。
看著空空如也的草垛子,陳川和陳瑩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喜悅。
“哥,咱們成功了!”
陳瑩激動得跳了起來。
陳川也笑著點了點頭:“是啊,咱們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正當他們準備收攤離開時,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小夥子,你這些冰糖葫蘆是從哪裏來的?”
中年男子問道。
“是我自己做的,怎麼啦?”
陳川疑惑地看著他。
中年男子笑了笑:“我是縣供銷社的采購主任,我覺得你的冰糖葫蘆很不錯,想在供銷社售賣,你看怎麼樣?”
陳川心中一喜,沒想到自己的冰糖葫蘆竟然這麼受歡迎,連供銷社的采購主任都找上門來了。
但他表麵不動聲色,故作深沉地說:“這個嘛,我得先考慮一下成本和產量,再給你答複。”
“好,那你盡快給我答複。”
中年男子留下一張名片後離開了。
回到磚窯後,陳川把供銷社采購主任的事情告訴了陳瑩。
兄妹倆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天能供應五百串冰糖葫蘆給供銷社,按照批發價每串三毛計算,日收入可達一百五十元,除去成本能淨賺九十元。
這在現在這個年代簡直是天文數字!
“小瑩,咱們得擴大生產才行。”
陳川看著妹妹說道。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單靠他們兩個人,根本無法完成這麼大的產量。
陳川想起了村裏那些閑散的婦女,她們每天都在家裏無所事事。
如果能把她們組織起來幫忙製作冰糖葫蘆,那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於是,他找到趙老四,提出借用果園的倉庫作為加工場地,並承諾每加工一串冰糖葫蘆支付五分錢的工錢。
趙老四欣然同意了這個提議,畢竟這樣一來,他也能增加收入。
很快,陳川就組織起了一支十人的隊伍開始批量生產冰糖葫蘆。
順帶著,陳川挨家挨戶開始收起了花生。
村裏就西頭的馮三家裏有板車,借了他的車,這批貨就能直接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