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什麼別的同學在學校食堂吃飯都是三菜一湯,我除了白菜土豆,就是白菜蘿卜。」
兒子向我抱怨。
我懷疑兒子被霸淩,就去了趟學校。
結果發現是真的,別的同學餐盤裏都有紅燒肉鹵雞腿,我兒子吃的卻是水煮白菜。
「你兒子沒交餐費,給他飯吃就不錯了。」
麵對我的質疑,食堂阿姨很不屑地說道。
餐費?
啊?
難道他不知道這個食堂是我出錢辦的嗎?
1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呀?」
剛走出機場,兒子小偉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想爸爸了?有沒有聽爺爺奶奶的話呀?」
助理已經打開車門,我坐上車笑著問道。
「嗯,我很聽話的,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我都兩個月沒見你了。」
電話裏,兒子的聲音有些委屈。
「對不起,爸爸前陣子有點忙,今天剛回來,明天就去看你好不好?」
我心頭湧起一陣愧疚,連忙向兒子道歉。
「耶耶耶,太棒了,爸爸要回來了!」
兒子立刻歡呼雀躍起來。
「爸爸,我要吃燒雞,我要啃豬蹄,我要大龍蝦......」
歡呼過後,兒子開始點菜了,聽得我也是一愣。
都說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不愛吃飯愛挑食,我這兒子怎麼好像越來越饞了?
掛斷電話,看著手機屏保裏一家三口的照片,一陣暖流劃過。
「明天所有的安排一律推掉,我要去看兒子!」
我朝副駕駛的助理小林吩咐道。
「好的陳總!」
......
妻子是高校老師,公派去歐洲交流研學兩年。
我名下有個大型貿易集團和幾個子公司,身家幾十億,生意又特別忙,經常全國各地到處飛,一走就是十天半月。
兒子是我們唯一的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妻子一出國,我又經常不在,實在不放心他一個人。
雖說家裏有保姆,可近些年屢屢曝出保姆虐待孩子的醜聞。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
這次交流研學對妻子非常重要,關係到她整個職業規劃,她不舍得放棄這個機會。
我的生意涉及麵太廣,關乎上萬人的飯碗,也不能放下不顧。
糾結再三,我和妻子商議了一番,決定把兒子送到我爸媽那裏幫忙照顧。
我爸媽住在清源村,那裏有二百多戶人家,一千多人口。
上個世紀我爸媽因為某些原因選擇在那裏落戶當起了農民,算是第二故鄉。
後來我在市裏安定下來後,也想過把我爸媽接過去一起住。
雖說以我如今的條件,二老什麼都不用做隻管享受就好。
可他們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說村裏空氣新鮮,沒有城市的喧囂。
種種菜,養養花,過起了歸隱的生活。
清源村的發展一直停留在第三產業。
村民們除了外出打工,就是種地,整體條件比較艱苦,還頂著貧困村的帽子。
為了解決孩子們上學的問題,前些年上級領導關懷,撥款修建了一所村辦小學。
學校規模不大,教職工加學生也就三百多人。
把兒子送回老家,也是考慮到了上學的因素。
畢竟一二年級都是基礎知識,卷的沒那麼厲害。
等兩年期滿,妻子就回來了。
而且送兒子去農村,讓他體驗一下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對他的成長有好處。
他從出生就在金窩裏,吃穿用都是最好的,過過苦日子也能磨礪心性。
一開始也的確如我所想,兒子對農村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田裏的菜,樹上的果,還有路邊的狗,所有的一切都讓他認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眼見兒子沒有任何抗拒,我也就放心地把他留在了爺爺奶奶身邊。
可是沒過多久,問題就來了。
2
因為村辦小學同時還要接收其他幾個自然村的孩子,距離我爸媽家有點遠。
兒子每天都要靠我爸騎電瓶車接送。
尤其是中午,隻有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回到家吃完飯就得往學校趕。
小孩子精力旺,可我爸媽為了照顧孫子就得跟著趕時間遭罪。
我提出雇個保姆,卻被爸媽以不習慣家裏多個陌生人拒絕。
不巧的是,我爸在菜地幹活扭傷了腰,雖然經醫院檢查沒什麼大礙,可畢竟上了年紀,需要臥床靜養幾個月。
兒子很懂事地替家裏分憂,說自己不用接送,每天早晚和村裏的孩子結伴走就行。
至於午休時間太短,來不及回家吃飯,兒子也有解決辦法。
他說學校很多同學中午都不回家,午飯都是從家裏帶的。
那一刻我覺得兒子成長了很多,這一趟農村沒白來,為父甚感欣慰。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我爸媽自然是無比寵愛孫子,尤其是我媽,每天變著花樣做午餐,飯盒裏都快裝下一桌酒席了,生怕她孫子在學校餓著。
村辦小學的設施都很落後,兒子帶去學校的午餐根本就沒辦法加熱,隻能涼著吃。
可油膩的食物涼著吃不僅口感差,還容易鬧肚子。
清源村是貧困村,村民經濟條件較差,根本舍不得在吃上邊花太多錢,隻求吃飽不求吃好。
那些孩子們帶去學校的午餐,主要就是自家烙的麵餅,再搭配點醃菜之類的。
一群同齡的孩子中,別人就著自來水啃著幹硬的麵餅,有一個飯盒裏裝著是排骨雞塊。
是不是顯得很另類?
關鍵還都是一群剛上學的小孩子,眼饞那是肯定的。
從羨慕到嫉妒,農村的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素質的養成普遍要比城市孩子晚。
眼饞了怎麼辦?
搶就是了。
於是就接連發生了兒子被同學搶走午餐的事。
告訴老師也沒用,又算不上犯法,吃進肚子裏總不能再吐出來吧?
老師也隻能批評警告幾句,但並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兒子學聰明了,主動把午餐拿出來和同學分享。
他嫌涼嫌油膩,可對別的孩子來說卻食之如怡。
於是就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兒子每天上學帶去的飯菜,到了午飯時間拿出來和同學換麵餅吃。
他覺得這種帶著麵香焦糊味的麵餅,可要比奶奶燉的排骨香多了。
有次我回老家順路接兒子放學,拿過他的書包感覺沉甸甸的。
打開一看,好家夥,除了課本還有十幾個盤子大的麵餅,搞得像是要去荒野生存一樣。
我還以為是我媽給他準備的,好奇為什麼裝這麼多。
結果兒子不無得意地告訴我,都是他用奶奶給他帶的肉菜跟同學們換的。
我一時無語,也不知道兒子是沒見過麵餅還是好忽悠。
「爸爸,我的同學們好可憐啊,他們都吃不到肉的。」
「每天吃午飯的時候,他們看到奶奶給我準備的菜,就圍在一旁流口水。」
「同學們每天都喝水龍頭裏的水,我記得媽媽說喝自來水不衛生,為什麼還要喝呢?」
「他們的爺爺奶奶為什麼不給他們做肉吃呢?難道這就是窮嗎?」
兒子仰著小腦袋看著我,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這是在他的年紀能體會到的區別,雖然不明白原因,但他能同情同學們,這一點我很滿意。
起碼,他沒有去嘲笑別人,能有同理之心,長大後至少會是個善良的人。
「爸爸,要不我們幫幫他們吧?」
就在我為兒子的思想感到欣慰時,他忽然說道。
3
「幫?怎麼幫?」
我好奇地問道,想看看一個小孩子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幫助別人。
「讓奶奶多炒點菜,給我的同學們沒人帶一份!」
兒子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我直接笑出聲來。
到底是小孩子啊,思維方式就是簡單直接。
「你就不怕把奶奶累壞了嗎?那麼多人的菜,她一個人怎麼炒的完?」
我盡量委婉地告訴兒子這個辦法不可行。
「要是我能快點長大就好了,到時候發明一種機器,一下子就能炒出好多人的菜。」
「奶奶就不會累了,我的同學們也能吃到肉了。」
兒子托著下巴認真思考了一會,無奈地把希望寄托於未來。
「隻要你長大後還能堅持這個理想,爸爸一定支持你。」
我摸摸兒子的腦袋笑著說道。
「這樣吧,爸爸明天陪你去學校看看,也許爸爸能幫上忙呢?」
看著兒子天真無邪的笑臉,我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村辦小學的條件真的很落後,僅有的一排平房就是教室和辦公室了。
全校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擠在教室裏上課。
操場上沒有任何體育設施,坑坑窪窪的地麵上隱約還能看到用石灰畫過的跑道痕跡。
一下課,孩子們就像是放羊一般,三五成群到處跑。
我來到一年級教室,站在窗口看到了令我瞠目結舌的一幕。
兒子剛把飯盒打開放在桌上,一幫孩子就圍上去瘋搶。
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飯盒就空了,還有兩個孩子掰著麵餅蹭裏邊的菜湯。
兒子手裏抓著半個麵餅,一邊啃一邊和同學說笑。
有的孩子口渴了,直接跑出教室到水管子那,擰開龍頭張嘴就喝。
再看那些孩子們,穿得倒不至於破爛,但無一例外都是臟兮兮的,很久沒洗過衣服那樣。
我小的時候還沒有村辦小學,那時候上學都是去幾十公裏外的鎮小學,一個星期回一次家。
可即使相隔了三十年,我感覺自己也沒有眼前這群孩子過得苦。
昨天聽了兒子的講述,再加上今天親眼目睹的一切,我心裏的那個念頭愈發強烈。
就在能力範圍內尾為清源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吧。
幹脆在學校辦個食堂,兒子還要在這裏生活兩年,有食堂吃飯,也能給我爸媽減輕不少負擔。
而且也能幫助到學校裏的孩子們,也算是回報鄉裏了。
4
做出了決定後,我立刻去見學校王校長,跟他談修建食堂的事。
可王校長並不支持,至於理由,他也沒明說,隻說自己做不了主。
王校長是外聘來的,對學校有管理權,卻沒有決定權。
雖然學校是上級撥款修建的,因為頂著村辦的名頭,村委會也承擔一部分管理責任。
這些年擔著擔著,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變成村委會全盤接管了。
學校怎麼上課村委會不管,可但凡跟錢從扯上關係,就必須要得到村委會的同意。
王校長做不了主,我就隻能去找村委會了。
影視作品中的鄉村有一點不太準確,不是一出門碰見誰都認識,哪怕一條狗都知道是誰家的。
那隻適合一些小村落,幾十戶人家的那種。
向清源村這種人口多的,沒有幾個敢說自己認識全村的人。
尤其像我家這種在村裏沒有什麼親戚故舊的外來戶,更是如此。
我爸媽也是一心淡泊,隻管自家的兩畝菜地,除了鄰居很少跟別人來往。
我自從上大學後,更是除了逢年過節就很少回來,走在村裏碰到的差不多都算陌生人。
甚至連清源村現在的村長是誰我都不知道。
來到村委會,在別人的介紹下,我見到了長著一雙三角眼,正忙著鬥地主的錢村長。
「辦食堂?沒錢呐。」
說明來意後,錢村長不屑一笑。
「錢不是問題,我可以出資。」
我輕描淡寫說道。
辦食堂究竟是營利性質還是公益性質?
在做決定之前我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然後我就發現,這件事毫無利潤可言。
農村孩子絕大部分的經濟條件限製他們吃不起幾十塊一頓的午飯。
也不能搞點餐那一套,都是學生,有的有魚有肉,有的隻有一碗麵條。
這種區別會引起攀比和嫉妒的矛盾,就像兒子一開始被同學搶走飯菜那樣。
萬一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做文章,好事也成了麻煩。
所以隻能做平價飯菜,而且是統一的那種,每個人吃的都一樣。
我的構思就是每頓兩葷一素一湯,跟市裏寄宿學校的營養餐一樣。
按這個標準,低於十塊是賠本的,可高於十塊孩子們又負擔不起。
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後,我決定在村辦小學辦一個免費食堂,免費向在校師生供應午餐。
全校學生加老師也就三百多人,這點錢我出的起,我集團每月的招待費用都不止這些。
當然我也有另一層考量,辦一陣子之後,再以公益的名義宣傳出去。
一來可以給我公司打造出熱衷慈善的名聲。
這可比花重金打廣告要實惠的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二來也可以尋找接力慈善的夥伴。
兒子隻在這裏讀兩年書,可學校是一直存在的,我總不能無休無止地往裏投入資金吧。
歸根結底,我還是個商人,也要考慮利益。
得知我要出錢在村辦小學建一所免費食堂,錢村長有那麼片刻的失神。
他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瘋子,更準確的說,像在看一個傻子。
估計在他心裏,我如果腦子沒問題,就是錢多到發愁該怎麼去花。
5
確定我不是來發神經之後,錢村長立馬換了副態度,詢問我要建一座什麼樣的食堂,還熱心地向我推薦施工隊。
我的要求就兩點,牢固以及快。
我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這次為了兒子吃飯的事在村裏呆了兩天已經是極限了。
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蓋間食堂而已,交給合適的人去做就行。
跟錢村長達成一致意見後,我通知助理小林起草一份合同發過來。
等待的過程中,錢村長旁敲側擊打聽我是村裏誰家的?是做什麼生意的。
不過都被我含糊其辭應付過去了。
我的身份不是什麼秘密,但不需要到處去宣揚。
尤其是跟錢村長這種我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的人,我也沒打算長期打交道。
把事情辦了就行,不需要太多的牽扯。
村委會沒有打印機,我隻能返回學校,用王校長辦公室那台打印機打出了兩份合同,再回村委會跟錢村長簽字蓋章。
然後就鬧出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
本來按照我的想法,隻要村委會這邊簽了字,剩下的事情交給王校長去辦就行了。
一間食堂而已,又不是什麼大工程,找個建築隊就能幹。
可錢村長不同意,還找了一大堆借口。
說什麼王校長隻負責學校的教學工作,其他的事與王校長無關。
又說跟我簽合同的是村委會,後續的工作也應該由村委會負責。
甚至還放下狠話,說我要是不同意,那這份合同就作廢,不建食堂了。
錢村長那點小心思我怎麼會看不出來?
不就是想從中撈點好處嘛。
沒關係,我給他就是了,反正有合同在,我也不擔心他隻拿錢不辦事。
再說由他這個村長負責,也能省去不少的麻煩。
我也沒有在堅持下去,反正我隻看結果。
當著錢村長的麵,給村委會的賬戶上打了五十萬,叮囑他抓緊時間把事辦好。
兩周後,錢村長打電話通知我,說食堂已經建好,請我回去看看。
當時我正在外地談生意,根本沒時間,就讓他自己看著辦。
於是錢村長就給我發來了一堆食堂照片。
食堂占地麵積約四百平米,就建在學校操場邊的一片空地上。
整體采用輕鋼結構,屋頂和牆麵都是用彩鋼板鉚焊的,看著有些簡陋。
不過兩周的時間能做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後續可以等到寒暑假再修繕。
廚房設備和餐具都準備好了,隻要廚師團隊進場就可以開始運營。
我很客氣地稱讚了一番錢村長的辦事效率。
我的業務雖然不涉及建築領域,但也有做這一行的朋友,多少了解點行情。
就那個食堂的造價,二十萬頂天了。
再加上廚房設備和桌椅餐具,以及人工費用等,我判斷錢村長虛報了五萬到十萬。
不過這種事也沒法避免,畢竟大事小情都是他在操辦,總不能光讓馬兒跑,不給馬吃草吧。
多出來的這些錢,就當是給他的辛苦費了,反正我早就有心理準備。
食堂一投入使用,一切都會規範化,到時候跟他就沒什麼關係了。
隻是沒想到,我這個動輒操縱幾個億項目的集團老總,竟然在陰溝裏翻了船。
6
錢村長表了一番功勞後,然後就支支吾吾地說那五十萬已經花光,沒有多餘的錢開夥了。
食堂不開夥,那跟倉庫有什麼區別?
沒辦法,我隻好又轉了二十萬過去,叮囑錢村長盡快招聘廚師購買食材。
錢村長連連答應下來。
食堂就這麼辦起來了,每天隻管一頓午飯,按照我的要求,兩葷一素一湯。
兒子打電話告訴我,說食堂有雞塊和排骨,比奶奶做的還好吃。
「小偉,不要挑食不要浪費,要好好吃飯,不許和奶奶做的飯比較。」
我囑咐了兒子一句,忽然覺得這事有點滑稽。
為了能讓兒子吃上口飯,已經花進去七十萬了,以後還得每月往裏投資。
這可比上貴族小學還費錢。
接下來公司還有一個大項目,跟六個國家有合作,我又得要忙一陣子了。
等把項目辦妥,已經是兩個月以後了。
在這期間,錢村長陸續又給我打過幾次電話。
每次的目的都一樣,要錢。
根據我的計算,學校食堂每天的食材成本在兩千元左右,再加上廚師人工和燃氣等雜七雜八的,最多也就是三千。
學校每周隻上五天課,食堂周末不開夥。
也就是說每周需要花費一萬五,一個月六萬到七萬就足夠維持食堂運營了。
可村長陸續又問我要了二十萬,再加上一開始給他的二十萬,都四十萬了。
食堂才辦了兩個月,就花了四十萬進去,已經嚴重超標了。
我雖然有錢,但不是冤大頭,也曾詢問過錢村長怎麼能花掉這麼多錢。
他也有理由。
食物原材料漲價了,給學生增加餐後水果,廚房的設備突然壞了換新的,食堂的彩鋼牆麵脫離重新維修...
總之五花八門。
在麵對我的質疑時,他還信誓旦旦保證這些支出都有單據憑證,我要不信可以回去查賬。
我信嗎?
當然不信。
一個三百多人每天一頓飯的食堂兩個月花進去四十萬,裏邊沒貓膩才有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