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
今日,乃月圓之夜,不僅是中秋佳節,也是祭月盛典。
每年此時,文武百官便會遵循禮部的章程,舉行拜月儀式。
恢弘的仰天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一堂,眾人所麵的方向,一座鐘樓直插雲霄。
世所皆知的是,鐘樓之巔有一寶座,隻是那裏早已空置了數年。
曾庇護著闔國上下安寧祥和的那位,如今怕是再不可能出現了。
“咚—”
悠遠的鐘聲回蕩著,透出一絲沉重。
眾人心中不禁籠罩上陰霾。聖女離去多時,朱雀國又飽受幹旱之苦,不知何時才能盼來甘霖。
鐘聲響起了足足十二下,餘音在空氣中回蕩,顯得格外荒涼。就在這時,有人驚呼道:“快看!那是什麼!”
隻見,在鐘樓的頂端,星光點點乍現,初時如螢火般微弱,轉瞬間便鋪陳了開來,染紅了半邊天際。
“凰鳥!”
“是聖女!聖女她回來了!”
興奮的聲音如潮水般湧動,隻見一隻姿容高絕的神鳥展翅而立,碩大的羽翼激起陣陣狂風。然而,它隻是靜靜地俯瞰著眾生,望著望著,眼中滑落了兩行鮮紅的淚水。
“這......凰鳥泣血,恐有大難臨頭了!”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立於鐘樓之下的幾位,身著華服,神情凝重,已然做好了隨時應戰的準備。
其中,一位身著玄色長袍的中年男子低聲命令:“備馬!”
他身旁一位身披甲胄的魁梧男子立刻響應:“先遣先鋒營,餘下人待命,隨時出征,務必找到聖女!”
與此同時,杜思思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死去了。
她聽見嗩呐聲聲,伴隨著人們的低語,聽到有人說著“娘沒了,爹也不要了”之類的話。
她被困在一個四四方方、狹小憋悶的地方,眼睛都無力睜開。
杜家為杜思思舉辦的這場喪事,除了來了幾個抬棺匠,竟無什麼人參加。
杜家那個死了的小姑娘,總是神神叨叨的,嘴裏說些不吉利的話,村裏人平日裏見她便躲。
動不動說人家家有人要死,或是要走水,或是要被盜之類的,這誰受得了。
那收留她的杜老二更是走背運,成親也好些年了,愣是一無所出。
而那杜思思,她年紀尚幼,意外夭折後,大家一方麵覺得這娃兒可憐,另一方麵心裏又覺得鬆快。
杜老二更似乎是覺得大仇已報了似的,孩子剛沒,他便把孩子的屍首賣給了隔壁村的神婆,說是要在泉下過繼給那沒孩子的夫婦。
就這樣,寥寥幾個人抬著那小小的棺材,從杜家的破院兒出發了,一路走過了鎮外的樹林,向著狸耳山的穀澗走去,預備為買杜思思的那戶做法事。
隻見神婆尋了處山壁,在其下擺起了供台。
供台上擺著瓜果、香火,還供著一顆豬頭。
“仙人在上,孩子我給您帶來了,這孩子小臉兒嫩生生的,保管讓人喜歡。”
杜思思的二伯杜誌明,瘦得如同一把幹柴,此時正習慣性地勾著腰,臉上掛著諂媚的笑。
那老神婆裹著頭巾,穿著身肥大的袍子,身上還裝飾著各種花花綠綠的羽毛和石頭。
隻見她隨意地睨了眼那口棺材,手中的殺威棒抵在棺蓋上,似乎都沒怎麼用力,就將棺材蓋掀出了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