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讀大學的關小平在暑期打工的時候找了一份兼職司機的工作,而他的老板,就是沈瓊。
當時的沈瓊雖然隻有二十八歲,但已經集多種光環於一身的女強人——澤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優秀民營企業家等等,是典型的白富美,更是澤州市男人們公認的女神級人物。
人們常說老板真正的心腹隻有兩個,一個是財務,一個是司機。雖然關小平隻是個兼職的臨時司機,但他還是憑借著盡責和機靈很快得到了沈瓊的信任,所以經常讓他送自己去參加各種應酬。
在一次晚宴之後,等在車裏的關小平看見醉醺醺的沈瓊被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禿頂男人拉扯著的帶進了一輛奧迪車,他馬上就猜到了沈瓊接下來的遭遇,本想馬上出去解救,但卻發現那個中年男人帶著兩個人高馬大的保鏢。如果他貿然的衝上去,不僅救不了沈瓊,很可能還會把自己也搭進去。而且,那個京字開頭的車牌號碼一看就知道,那個中年人絕對是沈瓊也惹不起的人物。
就在奧迪車馬上就要帶著沈瓊離開時,關小平果斷的開車迎麵撞了上去,然後下車罵罵咧咧的撥打了交警的電話。
當交警趕到的時候,中年人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了,車上隻剩下了正笑吟吟他的沈瓊,她的笑容很嫵媚,清澈的眼神絲毫看不出醉意。
回去的路上,沈瓊靠著車窗,幽怨的喃喃自語,關小平你壞了我的大事你知道嗎,但為什麼我一點都不生氣呢......
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關小平的遐思,還沒等關小平發話,上一任老書記林長海就急匆匆的推門而入。
“小平,我聽說你剛才跟於耀明幹起來了?”
關小平灑脫一笑:“看您說的,好像我是土匪似的,我隻是跟於主任在咱們村修路這件事上有些意見分歧而已。”
林長海皺眉嗬斥道:“你少跟我在這說套話!你老海叔我說套話的時候,你還穿開襠褲呢!說老實話,到底咋回事?“
關小平拉著林長海坐在椅子上,給他倒了杯水之後,這才把剛才發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
聽完之後,林長海皺眉沉思了許久,歎了口氣說道:“小平啊,不是老海叔說你,你這件事辦的的確是太草率了。”
關小平嘿嘿笑道:“老海叔,領導們都大度著呢,不會跟我這小年輕兒計較的。”
“我說的是修路這件事,你幹的草率!”
林長海敲著桌子說道:“為了修路,鄉親們可以不要工錢,可你憑空弄出來個路橋公司,這就是違法!我跟於耀明打了十幾年交道,他是什麼人我最清楚,用不了三天,他一定會帶著工商和交通局的人來查咱們,到時候你怎麼收場?”
“放心吧老海叔,咱們做的事沒錯,不怕他們查。”
“你呀......唉!”
林長海無奈的歎了口氣,背著手氣呼呼的走了出去。
關小平抽了支煙,然後鎖了辦公室的門,再次來到了工地。
站在二峰山最高處的一塊大石頭上,俯視著腳下這個掩映在群山之中的小山村,以及那條通往山外已經初具雛形的砂石路,關小平把手裏的煙頭狠狠的摔在地上,豪氣幹雲的說道:“我就不信,有這麼勤勞的村民,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柳溪村會富不起來!”
“咳咳,小夥子,跟你打聽個道兒啊?”
一個略顯疲憊的聲音在關小平身後響起。
關小平回頭,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笑吟吟的看著他,在老人身邊,還站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老爺子,您這是迷路了?”
關小平趕緊從大石頭上跳下,熱情的問了一句。
“是啊,我們是過來旅遊的,沒想到進了這大山,就找不到出去的路了。”
關小平爽朗的笑道:“老爺子,您可真是寶刀不老呀,這二峰山海拔1400多米,是咱們整個澤州最高的山,您這歲數還能徒步爬上來,真是不簡單。”
老人不無自豪的笑道:“這算個啥,我年輕的時候,海拔5000多米的山我爬過好幾座呢,再說這二峰山不也有一條登頂的小路嘛!”
“聽您的口音應該是外地人吧?還能找到這條村民砍柴的小路?”
“這個......”
不等老人說話,旁邊的中年人解釋道:“老爺子以前的時候來過這兒,這次本來算是故地重遊,可沒想到這裏的變化有點大,這才迷了路。”
“變化的確有些大,這些年封山育林,牛羊不讓上山了,村民們的生火做飯和取暖也不再依賴山上的樹木,所以這裏植被茂盛了,找不到路也是正常,等下您二位跟著我下山就行了,我下午要去趟市裏,正好可以把你們捎上。”
正說著,關小平的手機響了起來。
“小平,小清河村的人來工地上搗亂了,他們說咱們修路動了他們村的龍脈,不許咱們動工!”
關小平的眉頭瞬間擰成了川字,忍不住罵了一句:“這他媽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信風水龍脈那一套!這龍脈幾百年沒動過,也沒見他們富過!讓他們等著,我馬上過去。”
“要我說那幫狗就是欠揍,就應該狠狠的揍他們一頓,看他們還敢不敢來!”
“劉大江你他媽給我聽好了,你要是敢動手,我第一個報警把你送進去!”
關小平掛掉電話,平複了一下情緒對老人說道:“不好意思呀老爺子,讓您見笑了,山下出了點事,您要不要現在跟我下山?”
“行,那就麻煩你了小夥子。”
兩人沒再多說什麼,跟在關小平身後走上了下山的小路。
一邊走,老人一邊熱絡的跟關小平聊天:“小夥子,我剛才在山上看到,你門村的人好像在修路呀?”
“是的老爺子,要想富先修路嘛,我們大清河村本來就地處偏遠,再不把路修起來,怕是要拖全麵脫貧的後腿嘍!”
中年人插話問了一句:“可是,我聽說縣裏不是已經給市政府提交了大清河周邊幾個村落的合村並鎮規劃了嗎?你們現在修路,是不是有些多餘了?”
“大叔,看你的穿著打扮,也是在機關裏工作的吧?”
“算是吧。”
關小平歎了口氣說道:“合村並鎮本來是個好事,可也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總不能連調研都不做明白,就直接大手一揮一刀切了,就拿我們大清河村來說,全村一共10個自然村,2370口人分布在大清河兩側這個5公裏長山溝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村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兒,靠著這一方山水養活,你說讓老百姓離開祖輩生活的土地,他們也不願意呀!”
“可是小夥子,你想過沒有,村裏的醫療條件落後,教育方麵師資力量不足,而且村民的年齡結構不均衡,老年人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不願意回來,再繼續守下去,要浪費多少國家資源?”
關小平看了中年人一眼,笑了笑說道:“大叔,一看你就是那種‘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坐一天’的老機關了,你的認知基本上都來自於上麵的文件和下麵的報告,根本沒來基層調研過。”
聽關小平這麼說,中年人的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了,剛要出言反駁,老人卻點了點他開口說道:“怎麼樣,我之前說你還不服氣,現在人家小夥子跟咱認識還一個鐘頭呢,就把你最大的毛病給指出來了,你還有什麼說的?”
中年人一看老人板起臉來,苦笑著說道:“爺爺,我沒說不服氣,大清河村的具體情況您這不也看到了嘛,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隻做到了通電,自來水都沒有,手機隻能在高一點的山上才有信號,您說這樣的村落不搬遷出去——”
“你呀,看問題不要總看表麵,要多學學人家小夥子,來基層走一走看一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懂不懂?”
老爺子白了中年人一眼,繼續對關小平問道:“那依你的意思,這大清河村致富的出路在哪裏呢?”
關小平嘿嘿一笑:“大清河村致富的路子我有很多,但我不能說。”
“哦?為啥不能說?難道這還涉密?”
“當然啦,我大小也是一級政府的負責人,不能隨隨便便就把村委會的規劃到處宣揚呀!”
老人來了興趣,“你說你是大清河村的負責人?村委會書記嗎?”
關小平一拍胸脯,驕傲的說道:“沒錯,我就是中共澤州市榆州縣柳溪鄉大清河村黨支部書記,關小平。”
中年人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原來你就是關小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