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此時,有一夥人推開了我的店門。
他們自稱是幫助百姓解決身邊問題的調解員。
為首的男調解員衝我點頭示意:
「您就是劉老板吧?」
「是這樣的,我們接到張雲超、趙芳夫妻的求助電話,特意來進行調解。」
「如果方便的話,我希望你能配合一下我們,謝謝。」
在攝像頭下,他侃侃而談,根本就是在我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就將我錄製進去。
「劉女士,您對店鋪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所導致五歲幼童中毒住進icu一事,是什麼想法呢?」
「您是否後悔,為了牟取暴利不規範經營?」
「你是否願意承擔張暖小朋友的醫療費,以及後續的治療費用呢?」
男調解員一句句連環炮似的發問,坐實了我的「罪名」,根本不給我半點回應時間。
可趙芳倒是和他配合得默契,見縫插針道:
「我原本以為這個女人拿我婆婆和女兒做宣傳已經很過分了,但我沒想到她竟然會害得我女兒食物中毒住進icu。」
「我要是早知道會這樣,我就該攔著不讓她們來。這大冬天,她們要起得很早過來,在門口排隊,真的很讓人心疼。」
「是我婆婆說,店老板好心請她吃了一頓飯,不管店老板出於什麼目的,她都得知道感恩。」
「所以盡管姓劉的隻是為了自己生意考慮,我婆婆為了幫她做實善良人設,仍舊每天堅持帶暖暖過來。」
趙芳哭得涕淚交流,如同瘋了一樣。
可是,天地良心,我隻在朋友圈裏發過一次,還是偶爾有感而發的。
根本就不像趙芳所說的,我是為了立人設。
可趙芳不管這個,她隻是哭嚎著要我賠錢;
張雲超也不管這些,他隻是惡狠狠瞪著我;
至於男調解員,則是眼神中蘊含著壓製不住的野望。
似乎他篤定,可以借助這一通調解爆火網絡。
「趙女士,您先平複下心情,咱們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