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的事情件件真實,鄰居們點著頭認同,
“什麼婆婆啊這是,跑到煙花廠順煙花,沒錢不放啊,專門給子女找不痛快,這要是爆炸了,鄰裏鄰居都要跟著倒黴。晦氣。”
“哎呀,她去年辦的事都忘了沒,為了三塊五的話費,倒貼幾十萬,把她親戚都給坑了。她那兩個親戚鬧了好一陣呢。”
“咋不記得,誰會上那種當啊,貪小便宜吃大虧,說的就是她這種人。”
“這不是李嬸子嘛,她最愛占便宜,好幾次在超市,都讓我幫她把賬結了。雖說不多吧,也真讓人反感的。”
鄰居你一言我一語,指著她吐槽。
婆婆聽的一清二楚,臉拉不下來,趕緊喊著秦勇把她扶到屋裏。
她躲進了屋裏,但是輿論效應還未結束。
婆婆成了七裏八鄉的談資。誰家沒有話題聊了,都會說,你知不知道小屯鄉裏有個老婆兒,特別愛貪小便宜,可奇葩了。
然後七嘴八舌將她罵一頓。
後來連秦勇都不敢在街上走,時不時就有大媽大爺拍拍他,“這不是李老太她兒子嗎?勸勸你媽,有的光沾不得,這名聲毀了,得不償失。”
“哎呦,今天你媽又去超市拿塑料袋了沒,我聽說,超市因為她塑料袋都限量了,”
每次秦勇聽到就臉頰通紅的,灰溜溜的逃走。
鑒於輿論的強大,他很少白天在街上出現,隻能晚上偷偷回家。
口口相傳的力量畢竟還是不夠的,我還要給她添柴加火。
下班路上,看到社區裏扯出條幅,“相約鄰裏包甜粽,闔家歡度端午節”。
我趕緊回到家,給婆婆說,“社區組織包粽子呢,你在家憋著多難受,也去吧。”
婆婆腿腳還沒好利索,她不想去。
但是我說道,“免費的,包完可以帶回家吃。這不省的咱們家裏買了嗎?”
免費兩個字,含金量太高了,她頓時眼睛都亮了。
羊毛該薅得薅啊,不然不符合她的風格。
“我也想清楚了,公家的東西本來就是給咱們的。有啥不好意思的呢,這不存在啥道德風險。”我添油加醋的表示支持,更加助長她的決心。
端午節當天,社區廣場上異常熱鬧,人很多,一排桌子上放著幾盆江米,粽葉,還有各種材料。
還沒開始,婆婆就一瘸一拐的跑過去,端起一盆江米,抓了兩把粽葉就走。
理直氣壯的仿佛在拿自己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