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覺得,家裏並不重男輕女。
因為從小到大,我哥有的我都有。
但是當我買了房子,爸媽讓我把房子借給哥哥結婚。
被拒絕後爸媽露出了猙獰的表情,大吵大鬧。
我忽然間意識到。
夢,該醒了。
1.
我哥結婚的前夕,我媽給了我一巴掌。
「這個社會啊,男孩子沒房是娶不到媳婦的。」
「你是女孩子,以後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要房有什麼用?」
「還不如把這套房給你哥哥結婚用。」
小的時候,爸媽買吃的、買玩具,都是一人一份,從來沒有偏心過誰。
我一直很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公平的家庭裏,父母對我和哥哥一視同仁。
可臉上一陣又一陣火辣的疼痛告訴我。
夢,該醒了。
臨近高中畢業的時候,同學組織去旅遊。
媽媽跟我哭訴家裏經濟緊張。
於是,我就去打暑假工賺錢,自食其力為爸媽減輕負擔。
可我拿到工資的時候,爸媽卻說旅遊浪費錢,以團費2000太貴為由不讓我去旅遊。
我央求過,可無濟於事。
我也真的以為家裏很窮,所以麵對這樣無理的要求,我還是放棄了去旅遊。
看著同學們朋友圈曬著旅遊的照片,我感到無比惋惜。
三年後,哥哥大學畢業,吵著要和同學去北京旅遊。
爸媽就張羅著給他來一場畢業旅行,給了他遠遠超過團費的錢。
這個時候,我想起了網上時常看到的一個詞:「重男輕女。」
在這之前,我從未把它跟我家庭聯係到一起。
我捂著有些吃痛的臉,反應很激烈,質問她:「憑什麼要把我買的房子給我哥當婚房,你偏心眼就直說啊。」
一向溫順的我突然變得如此暴躁,我媽有些愣了愣。
片刻之後,緩緩開口:「你憑什麼對父母叫囂,生你養你真是白養了。」
「再說了首付是我們付的,你就應該把房子給你哥哥。」
我沒說話,不由得呆愣在那兒。
頓時覺得有些委屈,眼淚直往下掉。
我哥也跟著幫腔:「餘橙,做人要知道感恩,爸媽把我們養這麼大不容易,不知道孝順就算了,你看把媽氣成什麼樣了。」
母子二人唱著雙簧,一時之間,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原來,他們曾經說的不重男輕女是說給外人聽的,隻是為了表現他們的高尚。
2.
我爸一回來,就不由分說地打了我一巴掌。
指責我為什麼不把房子給哥哥當婚房,全家人道德綁架我。
我覺得更傷心,突然覺得過去的種種都能解釋了。
上大學的時候,我讀了江西本市的大學,爸媽每個月給我五百塊錢生活費,這五百塊不僅包含電話費、生活費,還有日常的開銷。
高中以後,爸媽再也沒有給我買過新衣服。
當時學業忙,就算勤工儉學,也是捉襟見肘。
剛開始我媽每個月會準時給我打生活費,後來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故意的。
經常忘記給我打生活費,還是我提醒她。
提醒她的時候,我媽就會責備我:「才打的錢怎麼又用完,簡直是亂花錢,你以為我們賺點錢容易嗎?」
我非常委屈,但也沒說什麼,想著爸媽賺錢不容易。
後來大學期間,我邊讀書邊打工。
直到大三我偶爾和我哥哥聊天,才知道爸媽每個月都會給他2000塊錢。
我媽說,哥哥在外上班不容易,離家遠,而我在本市,花錢的地方也少。
可我媽沒想過,即使是在本市,可也是一線水平的消費。
何況大三五百塊錢根本就不夠用。
我就會招到她的謾罵和責備,說:「你哥上大學的時候不也是五百塊錢嗎?他怎麼不喊不夠用,你就不停地要錢。」
這時我就會反駁:「我哥上學的時候跟我們能一樣嗎?」
在我好說歹說之下,我媽才把生活費漲到1000塊錢。
每次給錢的時候,我媽都會抱怨我要的多。
那以後,我的心態也慢慢變了,覺得他們不公平。
後來大學畢業了,實習了。
實習期間沒有工資,雖然住在家裏。
可一日三餐在外麵吃,實習沒時間兼職。
我和我媽說,每個月給我1000塊錢生活費。
我媽說你都出來實習了,要學會自食其力。
不要總想著拿家裏的錢。
所以我經常中午不吃飯,下班回家也沒錢坐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