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西北研究所就派人來接譚文月過去。
西北經濟條件太差,西北研究所蓋得也很寒磣。
從外麵看起來,就是幾麵厚土牆圍起來的窄小房子,勉強能擋擋風沙。
冷風嗖嗖地灌進來,在埋頭做實驗的研究員們都搓著手工作。
負責人林姐是位高瘦的女性,大概四十歲左右。
她隆重地向為數不多的十來位研究員介紹了譚文月。
“大家安靜一下!我來隆重介紹一下,這位來自首都科研所的農業專家!譚文月譚女士!”
“以後!我們整個研究團隊將由她帶領,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下方研究員們鴉雀無聲地安靜了好幾秒。
一個年紀不大的研究員忍不住脫口而出一句:“好年輕啊。”
在得知有一位農學專家要過來時,他們都以為會是位資曆很深的專家。
沒想到,這位譚女士看起來才二十多歲。
年紀輕、資曆淺,專業知識和經驗可能都沒那麼豐富。
不可避免的,他們心裏閃過了失望和懷疑的念頭。
安靜過後,才陸陸續續有掌聲響起來。
他們尊重也佩服這位大老遠支援西北的譚女士,但無法十足地信任她的能力。
譚文月大概也能猜到他們的想法,平靜地笑了笑。
她並不在意他們算不上惡意的態度,隻是一點刻板印象而已。
她會證明自己的能力,無關年齡無關資曆。
林姐先是帶著她在研究所參觀了一圈。
一共也就幾間屋子,轉一圈都沒花多少時間。
隻是轉這麼一圈,譚文月就發現了這個研究所存在的很多問題。
譬如......研究資料數據不足、機器老化、關鍵設備都不齊全等等。
這麼多問題,其實都歸結於一個原因。
譚文月觀摩著手裏這一台十年前就該被淘汰的老機器,歎了一口氣,直白地問。
“林姐......我們研究所的經費,是不是很緊缺?”
“這台機子的型號,早就停產超過五年了,怎麼還在用?”
負責人林姐無奈地點點頭,瘦削的臉上飽經滄桑。
對於經費不足的問題,她也是束手無策。
“是啊,你也看到了......這些機器都多少年的老古董了,上麵的經費打不下來,這麼多年一直勉強用著。”
林姐還拿了一份財務名單遞過去。
“別說換機器了,我們整個研究所的工資,都卡著幾個月沒發了。”
林姐還說了,他們研究所好幾年都沒研發出什麼成果,西北本來也窮,撥下來的款更少了。
說完,她又安慰了一下譚文月。
“大家都不容易,就憋著一口氣,想著搞點研究成果出來。剛才他們不太相信你,你也別太往心裏去。”
林姐的臉上是帶著愧疚的,人家專家大老遠跑過來吃苦,還不受待見的。
“沒事的,我一定會讓研究所好起來!”
“我來這裏,就是為了建設大西北的農業研究!”
譚文月的目光熠熠生輝,亮得驚人。
夾雜著黃沙的冷風,吹不滅她心裏的那一團炙熱的火。
林姐愣了一愣,被她的熱情莫名興起了鬥誌來。
這一年來,研究所的氣氛太壓抑太頹喪了。
她作為負責人都很難鼓起勁來給大家打氣。
“好!我相信你!”
兩雙眼睛對視著,再一次握住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