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歆在這邊看著入迷,旁邊傳來不少討論的聲音,二樓不是包間但是是隔間,每個位置之間用屏風和紗簾隔著,旁邊人的聲音不免傳過來,她聽著竟然發現他們談論的是二皇子。
抱著那麼一點點好奇心,她聽著那邊的談話。
“要說真正為民的,還是二皇子殿下啊,你看這無瀾江,若是沒有二皇子殿下一直在上下梳理水道,為民請願,早幾年就淹得什麼都沒有了。”一個聲音道。
“可不是嘛,早幾年有場大雨,將下麵淹了不少,這地的水官在天子腳下竟然還敢隱瞞,差點讓大水淹進了主官道!”有人喝了口茶,繼續道:“要不是二皇子,哪還有他的活路。”
聽著也大概能明白些意思,這皇都所處的位置本來是絕佳,但後來因著這條生養江水的上遊發生了地崩,水勢抬高,影響了下遊的水流,偏又碰巧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降雨,兩方衝擊之下,才發生了大水淹進皇都的事情,當時的水官束手無策,本以為這位置絕佳,豈料出了事情根本辦法都沒有。
到底最後是二皇子請纓,在這地方修築水利,還將下遊又通了一處幹涸的支流,順流而下養活了不少的田地,也解決了水患。
這件事二皇子在鄭帝麵前雖然沒有討到什麼好處,但是卻讓皇都的人民都默默記在心裏,二皇子的形象越發高大,加之一些平常小事,葉安歆才能從空晴口中聽到對這二皇子無限褒揚的評價。
這二皇子,當真還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子?葉安歆想著,那自己是不是也不算虧?賜婚給他,但俗話說皇家無情,再和睦的兄弟,到最後也會為了那一方皇位反目成仇,這二皇子會對皇位沒有心思嗎。
萬一日後二皇子要爭皇位,自己是不是也要卷到這其中。
“也就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不喜歡二皇子,二皇子宅心仁厚,政事也是一把好手,不然哪有太子殿下的事情。”那邊的人又開始談論起來,不過聲音明顯小了很多,葉安歆在隔壁,也要支著耳朵聽。
另一個迅速搭腔,有些神秘:“可不是,據說以前皇帝陛下也是對二皇子非常喜愛的,後來不知怎麼的,就直接立了太子,對二皇子不聞不問起來,要我說,這確實是一道昏詔,太子殿下為民做過什麼好事?”
有人反駁起來:“太子殿下是幫著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哪能天天在子民的事情上操心,國家的賦稅,外交,才是他操心的事情。”
可話又說回來,民為國之本,太子殿下處理政務一把好手,就不應該為著子民做些事情嗎,總之後麵的結論倒是,兩人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你們可知道嗎,幾年前那場大雨,剛好就是在皇帝陛下立了太子之後下的,要我說,這是天意,現在這個太子殿下,不能當此大任!”有人冷不丁冒出這句話。
室內有半晌沉默,才有人道:“若是二皇子是太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