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就敗掉了3000國運,李天此時高興得不得了。
而小魏子也動作很快。
他手持李天的手諭,很快就在西邊冷宮的空殿宇裏,掛起了西廠的牌子。
小魏子身為皇帝的貼身太監,身邊當然少不了許多跟班。
他把那些小太監全部收進了西廠。
接著又篩選了十幾個機靈的小太監。
西廠的人數直接蹦到了五十。
李天撥下來的款項也到位了,拿到錢,很快就搭起來了一個辦公場所。
小鑫子,是小魏子的徒弟。
也是小魏子的義子。
他一直在禦書房做差事。
盡管禦書房不算是個肥差,但能每天接觸皇帝。
還有老太監引導,算是起點較高的活兒了。
被義父小魏子調來西廠,小鑫子心裏有點不樂意。
“義父,咱們這個西廠是幹嘛的啊?”
“幹嘛的?咱們西廠,就是陛下的耳目!”
“耳目?”
“小鑫子,你知道這小子是誰嗎?”
小魏子指著暈死的何衝。
小鑫子也是見過何衝的,立即答道:“何衝啊,禁軍護衛首領!”
小魏子說道:“禁軍護衛,可是陛下貼身的人。此等重要的職務,居然混進了細作,你說陛下作何感想?”
小鑫子聞言一顫,禁軍護衛的首領是奸細,那這偌大的宮裏,還有多少奸細?
小魏子繼續說道:“這深宮大內裏,陛下能相信的人,就隻有咱們了。”
小鑫子也跟著熱血起來!
他這下理解義父的意思了!
這西廠,就是核心機構啊!
能進入西廠,是義父的恩典,陛下的信任!
小鑫子立馬跪了下來,給小魏子磕頭。
“多謝義父抬愛!”
“起來吧小鑫子,咱家也不是抬愛你,隻是想更好的為陛下做事!”
小魏子背過手,看著進進出出的太監們。
對小鑫子說道:“咱家想了許久,終於揣摩明白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是不信任外朝的大臣啊!”
“僅僅靠上書的奏折,大臣們的一麵之詞,陛下如何判斷真假!”
“誰是忠、誰是奸,光看一份奏折,哪裏能分清。”
“所以陛下命我建立西廠,除了要掃清宮裏的奸細。”
“我們還得監察百官,做陛下的耳目!”
“小鑫子,你懂了嗎?”
小鑫子哪裏還會不懂!
這可是偌大的權柄啊!
小魏子拱手說道:“陛下乃千古明君!這才是明君之道啊!咱們這群太監,一定得盡忠職守,誓死效忠陛下!”
“是!”
小魏子又說道:“不過,監查那些大臣也不容易。”
“從今開始,由我教導你們武功!”
“謝過義父!”
這下小鑫子完全是死忠粉了。
小魏子繼續說道:“咱們西廠剛剛建立,不可太過張揚。”
“你們跟我學武的同時,多去結交些市井人物。”
“所有經費就從西廠的公賬出,先給我搭建起來班底!”
“我已經封住了這家夥的經脈,你們把他看牢了!”
“待他醒後,調過來幾個慎刑司的太監,好好伺候他!”
“審清楚這家夥夜探大內,就是想做什麼!”
小鑫子恭聲領命:“是!義父!”
內閣府衙。
朝廷裏幾個關鍵的部門,都建立在皇城周圍。
內閣距離皇宮最近,甚至這塊地本來就是皇宮的一部分。
隻是被太上皇專門劃出,用來給內閣辦公。
可見內閣地位之重。
唐孝仁身穿官袍,走入內閣的暖房。
如今已是十一月,天氣轉涼,暖房裏已經燒上了熱炕。
暖房裏原本有三個位置,主位是首輔的座位,其餘兩個便是次輔的座位。
不過這一屆內閣隻有唐孝仁一個大學士。
所以暖房裏僅有一個座位。
雖然大學士隻有唐孝仁一個,但其餘官員還是挺多的。
比如三個掌書學士,皆出身進士,位列科舉前幾名,都寫得一手好文章。
掌書學士主要是幫皇帝草擬聖旨。
也是份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人分別叫張亮、齊遠、趙子軒。
在內閣都有獨立的辦公場地。
見唐孝仁出現,三人同時上前行禮。
雖然他們是直接為皇帝辦差,但唐孝仁畢竟是首輔。
他們還是得恭敬對待的。
加上唐孝仁又是獨相,權柄偌大,三位年輕的學士自然也不敢開罪於他。
內閣正式官員就是這幾人了。
剩下的便是吏員。
在大周王朝,官和吏是兩種職業。
官為朝廷正職,可享俸祿。
而且官員身份還有許多特權,這才稱得上為讀書人。
簡單來說,官員是吃公家飯的正式工。
而吏員,是無法輕易升遷的。
理論上官員們都有可能升職。
但吏員幾乎沒這個可能。
內閣裏有許多書吏,負責謄抄文書。
就像現代機關裏的打字員似的。
不過吏員中,也有有實權的。
比如中書房掌事,就非常重要。
這個職位主要是負責對接每個部門。
內閣乃大周王朝的中樞部門,但內閣也隻是起決策作用。
內閣下達的命令,也需六部配合完成。
而中書房掌事,就是這個中間的傳遞帶,同時也負責監查六部,完成內閣的任務。
所以盡管這個職位是吏員,也非常重要。
前任中書房掌事,已經跟隨前任首輔一同請辭了。
新任中書房掌事,就是唐孝仁的親信,叫做唐澤!
唐澤算是唐孝仁的宗親,早年科舉失利,便投靠了唐孝仁。
內閣首輔有任命中書房掌事的職權,所以唐孝仁便提拔了唐澤。
待打掃的吏員退下去後,唐澤說道:“老爺,我聽聞禦史台上表了許多奏折,全是彈劾您的。”
唐孝仁冷笑了兩聲,說道:“高耀稱病賴在京城,就是想看我的笑話,這群禦史的背後之人,不用想都知道。”
高耀作為前任首輔,人脈廣泛。
這群禦史一起上奏彈劾自己,少不了高耀的授意。
不過唐孝仁不知道,鼓動這些禦史上奏的,其實是藏在幕後的六賢王。
高耀不過是煽風點火的角色罷了。
如果唐孝仁下野,說不定自己還能複位。
所以高耀才死賴著不走。
唐澤擔憂的說道:“眼下也不知道,陛下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