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妙重活一世,模仿了我曾經成功的路徑。
於是,我父親的軍事計策被她搶去給她父親,母親看中有望興盛的商鋪被她提前買走。
最後,她又先我一步救下太後娘娘,被封為郡主,成了京都第一才女。
我將軍府上下被排擠出京都時,蘇妙妙得意的找我自爆:
「你絕想不到,這樣的體麵的日子在前世都是你們將軍府的。
如今我重活一世,便都搶了先。
“南姝,我最討厭你高高在上的樣子,這下好了,你就和將軍府一起去邊關等死吧!”
看著她得意的樣子我心中不禁冷笑。
重活一世又不是重新長了一個腦子,偷來的人生早晚會露餡的
......
蘇妙妙是我表妹,她母親是我母親唯一的庶妹,他父親是我父親信任的副將。
我父親同她父親常年在邊關征戰,家中老少不好顧及。
於是,姨媽就常常帶著蘇妙妙住在將軍府。
家中下人敬重姨媽,也將蘇妙妙奉為二小姐,可姨媽卻總對蘇妙妙說:
“你現在吃的穿的都是將軍府可憐你、賞你的,你母親是庶出,你父親是副將,你也比不上你表姐。”
姨媽卻更是自嘲般指著蘇妙妙道:
“她就是不算出身,琴棋書畫、品行相貌也沒有能比得上她表姐的。”
蘇妙妙的父親偶爾回來時也寄住在將軍府,與姨媽不同,私下常常聽到他對蘇妙妙語重心長道:
“我文韜武略不差於大將軍,你母親貌美賢良,我們一家隻是運氣不好,沒托生個好肚子,卻處處被將軍府比下去,他家如今對我們的照顧不過是在炫耀罷了,你可要有誌氣。”
我小時候有意親近蘇妙妙,可她看我時,眼中總是寫著不甘與憤恨,漸漸我也疏遠了她。
直至她七歲那年,姨媽死了,死的莫名其妙,就在父親他們班師回朝的前一天。
小小年紀沒了母親,蘇妙妙卻沒有任何傷心之意,反而在姨媽下葬時,神情中盡是暢快。
人人都說蘇妙妙的父親此次戰役立了大功,要有大封賞了,可惜她母親是個福薄的。
蘇父此次戰役確實立了大功,他在我軍處於劣勢困頓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軍事計策,大破敵軍,才讓我朝得以擊滅邊關異族的大部分力量。
由此當今陛下聖心大悅,封了蘇父為慶安侯,準其開門立府。
她父親受封那日,蘇妙妙迫不及待的要離開將軍府,她的眼中寫滿了得意,用著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語氣對我道:
“南姝,這才剛開始,你們將軍府的好日子到頭了,我看你還能得意到幾時。”
隻有十歲的我那時還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隻是隱隱感覺到了她話中的惡意。
因著正好是蘇父受封的日子,要到晚上才能來接蘇妙妙,他卻讓人帶了話來,讓我將軍府上下自早上就在府門口侯著。
我父親母親是好說話的人,而今蘇父又受侯爵,故而便聽這不可理喻的命令,全府上下飯都沒吃的等了一天。
所有人之中,隻有蘇妙妙有把椅子有個遮陽傘,在那裏還吃吃喝喝起來。
期間我母親身體不好,站了半天便撐不住了,直接倒在了地上。
我和父親急忙過去攙扶,要將母親送回屋中,身後卻傳來蘇妙妙的嗬斥聲:
“慶安侯有令,讓你們府中上下都在門口侯著,怎麼,才半天就裝不下去了,可見你們毫無敬意。”
“蘇妙妙,這是從小疼愛你的親姨母!”父親已然有些怒氣。
“那又如何,在此時攀起親戚了,早幹嘛去了?好吧,那你們求求我,本小姐心情好了,便準許她先離開。”蘇妙妙得意的指著母親道。
我父親聽到這話,徹底怒了,抱起母親側頭看著蘇妙妙道:
“當今聖上以仁愛治天下,莫不說是他什麼侯爺的命令,就是今日天子親臨也沒有耗死當家主母的時!”
父親到底是上過沙場的人,平日再好說話,生氣時眼神也帶著殺意,一下唬住了蘇妙妙,讓她愣在原地。
過了許久,才又聽到她碎碎念一句:“事到如今還神氣什麼,你們走著瞧!”
直至天色漸黑,才姍姍來遲。
蘇父也毫不掩飾他的得意,來接蘇妙妙離開時,對我父親炫耀:
“南將軍,此次本侯立下不世之功,你也不要太豔羨,畢竟不是誰都有本侯的雄才偉略的。”
“蘇兄說的是,今後我更應向蘇兄學習,為朝廷效力。”
我父親為人平和,午時的事也隻當是小孩子不懂事。
於是便官場上那樣客氣一下,卻不知道踩到了蘇父哪根筋,他一下惱怒起來:
“向本侯學習?你的腦子學的來嗎,還想模仿本侯,你妄想!”
說罷,他又如同心虛一般帶著蘇妙妙快速離開了,留下我和我爹在將軍府門口感到莫名其妙。
這對父女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