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你後悔。
再次聽到這句話,喬茵有些恍惚,時隔多年,許錦元變了,卻又似乎沒變。
她和許錦元是大學情侶,想想那時候,他們甜情蜜意,如膠似漆。
她和許錦元的實習單位相隔八條街,許錦元一下班就騎著單車來接她,她抱著他的腰坐在後座,覺得歲月靜好。
大學畢業初入職場,兩人都沒什麼收入,許錦元是獨生子,父母在老家做點小生意,他卻從來不給家裏添麻煩,即便房租都付不起的時候,他也沒跟家裏開過口,生活拮據,他就趁著周末的時候做些兼職。
喬茵的父母很早就離異,她跟著母親長大,母親開了個服裝店,日子不富裕,卻也不愁吃穿,她沒錢的時候給母親要過錢,後來在許錦元的影響下,以啃老為恥。
他們在郊區租了個房子,雖然上班要一個半小時,但是在當時,幸福和浪漫多於窘迫。
家裏的臟活累活重活許錦元全包了,她就負責在網上買些便宜的牆紙裝飾,或者在陽台養些花花草草,等花開的時候,折幾朵插在花瓶裏放在餐桌上,風一吹,滿屋清香。
許錦元很寵她。
她喜歡吃榴蓮,他不喜歡,甚至不能聞那個味,卻願意花時間去適應,從榴蓮糖開始,到榴蓮班戟,最後能稍稍吃進去一點,就算還是不習慣,偶爾也會帶回來一個給她解饞。
她不喜歡吃青菜,他就把菠菜榨成汁,混在麵裏做成饅頭,他出差,她聽說當地的特產好吃,他在電話裏說可能沒時間去買,回來的時候卻放了一行李箱的特產。
她喜歡寫詩,雖然是各種無病呻吟,她把兩人的愛情故事寫成詩念給他聽,他身上係著圍裙,手裏切著菜,還不忘回頭糾正她語法的錯誤,她板著臉裝生氣,他又親又哄的道歉,卻在下一次,依舊糾正她的錯誤。
許錦元是個努力上進的四好青年,他可以容忍她所有生活上的小脾氣,卻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斤斤計較。
她工作上不順利,同事之間處的不友好,他總是用最理智的頭腦幫她分析問題,她下班回來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逛淘寶逛到半夜,他會忍不住說兩句。
“你這是在虛度光陰,趁著年輕,應該充實自己”
許錦元把生活的溫柔給了她,卻用最嚴苛的工作態度要求他們,喬茵雖然上進,但是沒什麼太過崇高的追求,她覺得穩穩當當才是幸福。
五年的時間,許錦元在公司站穩了腳跟,升職加薪,被領導重用,前途一片大好,他們從郊區的小房子搬到了市中心的一室一廳,買了二手車,不用再擠地鐵。
喬茵在一家雜誌社做編輯,雖然沒有拚命三娘的幹勁,但是這幾年在許錦元的影響下,工作上也是一絲不苟,工資比不上許錦元,但也安逸穩定。
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喬茵卻覺得有什麼東西漸漸遠去,許錦元的手腕上,再也沒有那根幫她綁頭發的皮筋,如今,皮筋已經被昂貴的手表取代。
她和許錦元的分開,雙方都是心平氣和的,沒有第三者插足,沒有歇斯底裏,隻是突然就走到了盡頭。
非要說分手的理由,隻能說她想結婚生孩子了,而許錦元的應酬越來越多,陪她的時間越來越少,完全沒把結婚列在人生的清單裏。
他們把轟轟烈烈的愛情過成了索然無味的生活,他的工作比較繁忙,她相對清閑,所以她學會了做飯,學會了換燈泡,學會了通水管,漸漸的,他的存在感越來越少。
他不知道,其實她很在意,他把手腕上那根皮筋換成昂貴的手表,雖然她知道自己可能有點矯情,但是,還是控製不住的失望。
分手是許錦元提的,因為他要出國,歸來時間待定,回來後就是副總,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許錦元很理性的做了選擇,離開的時候,許錦元給了她最後一個擁抱。
“想讓你等我的,但是怕你後悔,所以,別等我了”
這段感情畫上句號,她其實覺得挺可惜的,她還愛著許錦元,她也能感覺到,許錦元還愛著她。
隻是,步入社會後,慢慢發現追求不同,她要的是家庭,他要的是事業,所以,最後也隻能用梁靜茹的一首歌來祭奠這份愛情。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