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費盡心思準備給她驚喜、定西餐廳和她約會,休息日約她去看電影,試圖讓她和我親近一點。
可不管我怎麼努力,她對我還是那麼冷淡,我們之間好像始終隔著一層霧。
再後來,她當了旅行博主,滿世界飛來飛去,我們見麵的機會都少了。
時間久了,我不得不接受這種相處方式,甚至認為她本來就是這樣冷淡的性格。
直到前幾天我翻抽屜找證件的時候,無意間看到她藏在抽屜裏的一堆明信片。
那堆明信片都是我們剛結婚第一年從國外寄來的,是陳思琳那異父異母的弟弟趙祺瑞寫給她。
趙祺瑞比陳思琳小八歲,是陳思琳繼母的兒子。
三年前我們辦完婚禮的第二天,他就出國留學了。
整整三年,他一直沒有回來過。
婚禮上陳思琳和我交換戒指的時候,男孩站在台下看著陳思琳紅了眼。
彼時我以為隻是弟弟對姐姐的不舍,可看到每一張明信片上末尾的那句【永遠愛你】。
我才明白,事情從來不是我想的那樣。
看完了那堆寫滿了遺憾和表白話語的明信片後,我很快拚湊出了故事的始末。
陳思琳和趙祺瑞在一個重組家庭裏長大。
日久生情,姐弟相愛,最終走到一起。
可兩人的感情才維持了三個月就被家裏人發現,彼時趙祺瑞才剛滿十八歲。
趙父震怒,陳思琳的母親也氣出心臟病進了醫院。
迫於家庭的壓力,他們無奈分開。
陳思琳違背自己的心嫁給了我,趙祺瑞選擇出國留學。
可就像是陳思琳說的那樣,和我結婚,隻是為了讓她爸媽‘放心’。
結婚第一年,陳思琳沉默寡言到極致,臉上幾乎沒有笑容,像是一朵日漸枯萎衰敗的花。
直到第二年她做了旅遊博主狀態才逐漸好起來,雖然總是奔波,但終於也會露出笑。
那時候我以為是她換了工作,可以時常看到美景,所以心情好了。
但其實不是。
她狀態變好,是因為,她重新和趙祺瑞在一起了。
那天看完那些明信片後,我點開陳思琳的顫音主頁,一個個視頻認真看,連評論區也沒放過。
其中兩條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
【喲喲喲,琳姐又飛去和小瑞瑞約會啦。】
【你這工作可真香啊,還在這暗戳戳擱這撒糖,真是甜死人了......】
這個人的評論下有個男號回複:【一邊去,這是她工作內容,別鬧!】
我點進那個男號,看到了趙祺瑞的主頁裏,全是陳思琳。
和今天在她手機相冊裏看到的一樣,每一個在陳思琳的旅行視頻裏出現過的美景。
都有趙祺瑞,和她同賞。
那時候我就知道,這段我一直苦苦支撐維係的婚姻,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