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在三個月後,羅開依博士在辦公室內會見了一名西裝革履的男性。這名男性名叫Peter,他介紹自己是熱海先生遺產管理基金會的負責人。
“熱海先生的新聞,您看過吧?”Peter問。
“略有了解。”
三個月前,熱海在位於香格裏拉的小屋中被他的妻子葉小蔓用刀捅死。
熱海是在國際享有盛名的詩人,而葉小蔓從4歲就是熱海的書迷追隨者,在20歲時嫁給那時已經45歲的熱海,結婚到現在整整十八年,她在所有的公開場合都有提到,熱海是她的初戀,她的唯一,她視熱海為今生最愛。
然而,究竟是什麼理由讓葉小蔓如此殘忍地在熱海的心臟上整整捅了十幾刀?
案件越查下去越發現了奇怪的地方,首先,熱海在死前是留下一封遺書的,稱死亡是自己的意願,且紅酒中是發現有毒藥的。熱海體內也查出了有輕微的紅酒和毒藥的成分。
再來,根據葉小蔓的口供說,是熱海要求自己殺死他的。她愛熱海,崇拜熱海,她也是一個忠誠的人,她殺熱海隻是在執行熱海給她的任務使命。
而後又出現了轉折,葉小蔓“瘋”了,被檢查出患有精神疾病,已經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時至今日,關於熱海與葉小蔓的新聞已經過去三個月,卻仍舊是謎團重重。
——
“現在熱海先生隨便一張手寫詩稿都炒到了幾十萬。熱海先生所留下的遺產估算是一個億,可到了明年,可能就是兩億了。”Peter說。
“那我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嗎?”
“其實我們都很想知道熱海先生的真正死因。”他轉而一問,“您有辦法進入人的夢境,對吧?”
“進入死者夢境是需要在死亡後的72小時內,現在已經過去三個月,且熱海先生的遺體已經被火化了,恐怕這樣我是幫不到你們的。”
“我的意思是……”Peter看著羅開依博士,“您可以讓人進入葉小蔓女士的夢境。”
“葉小蔓?她現在是在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
Peter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葉小蔓心理測試的報告遞給羅開依博士,羅開依博士翻了幾頁,見在診斷欄上寫道——multiplepersonality。
即多重人格。
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可以解離成多組,例如1977年美國一個名叫比利的男性,犯下連續強暴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卻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後來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5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
“多重人格?”羅開依博士顯得很吃驚。
“對,醫院在對葉小蔓進行不斷的催眠治療的時候,意外喚醒了藏在她身體內的其他人格,目前發現的是兩個——
一個自稱自己名叫角娜,而葉小蔓用‘角娜’這個人格出現的時候,角娜是殘忍凶悍暴力的,做事情不顧後果,說話的表現方式為沙啞聲,而我們判斷有可能殺害熱海的是‘角娜’這一人格。
另外一個喚出來的名叫柯惠貞,她會不停地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坐姿儀態,讓她看上去更優雅,說話的時候不慌不忙,且很鎮定。柯惠貞這一人格智商很高,用自己的方式抗拒精神治療,抗拒回答一切關於熱海死因的問題,讓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哎!”
Peter歎了一口氣,“現在最頭痛的是,自從喚出了柯惠貞和角娜這兩個人格,她們就相互作用,例如在吃藥的時候柯惠貞這一人格就會藏藥,被捆起來的時候就會由角娜這一人格受刑,而且,最可怕的是……”他頓了頓,“葉小蔓的原人格好像失蹤了。”
“失蹤?”
“不再出現。”
“做過誘發波測試了?”
正常人的腦電波隻會保持在一個頻率中,而“多重人格”患者,當她由一種人格變成另一種人格時,由於不同的言行舉止和思維觀念,腦電波的頻率和波段會發生改變,而由此能從患者的腦電波中檢測出不同頻率的“誘發波”,以此證實患者是不是擁有多重人格。
“做了檢測,出現了很不穩定的多段頻率。”Peter說。
“那麼葉小蔓就是真的有心理問題,她需要的是治療。”
“可是測試的頻率是很不穩定的,有可能是多重人格,也有可能最後會隻剩下一個新人格。”
“新人格?”羅開依博士不解。
“醫院得出一個奇怪的推論,葉小蔓指使角娜這個殘暴人格殺死了丈夫熱海,而後用柯惠貞這一聰明人格躲避刑罰,同時柯惠貞這一人格正在變得強大,再如此下去,柯惠貞這一人格就會指示角娜殺死葉小蔓的原人格,之後再趕走角娜,那麼柯惠貞就會成為新人格,也就是說,葉小蔓將變成另一個人,她完全不認識的自己,變成了柯惠貞。”
“這很有趣。”羅開依博士笑了一下,“人心永遠是世間最複雜的東西。”
“所以,無論是從想知道熱海先生的真正死因這一角度,或者希望遺產唯一繼承人葉小蔓女士完完全全康複這一角度,我們都很希望得到您的幫助。”Peter說完,將一張三百萬元的支票放在桌麵上,而後他站起身,伸出右手,做出合作的手勢,“希望您能接受這個案子,進入葉小蔓女士的夢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