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朕雖也氣個半死,終歸念著多年的君臣情義沒把公孫荼怎麼樣。
隻是再也不像以前那般信任倚重他了。
然後朕又發兵伐威。
公孫荼極力反對。
“上次伐威殺降太多,本該一鼓作氣拿下無力抵抗的威國。如今給了威國恢複時間,再次伐威,不過是給威皇收攏民心、舉全國之力抵抗我軍的機會啊。”
威國上次被公孫荼勢如破竹,打的那叫一個屁滾尿流。
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機啊!
朕覺得公孫荼恃功自傲,瞧不起朕。
這公孫荼莫不是忘了他一身榮辱,皆在朕意啊。
所以朕將公孫荼貶為士卒,依舊出兵。
然後如公孫荼所說,被眾誌成城的威國打的落花流水。
可是朕怎麼能失敗呢?
朕的朝國在朕的治理下已成為天下最大的王國,朕的威名嚇得諸國皇帝夜不能寐。
朕是諸國的噩夢啊。
所以朕再次整軍出爭。
三伐威國!
這次朕學聰明了,朕要公孫荼領兵。
朕當時好聲好氣前往公孫荼的府邸。
放下皇帝的麵子,朕給公孫荼官複原職。
朕還說起曾經的君臣情義,對公孫荼百般誇讚。
可公孫荼依舊反對繼續對威國用兵。
朕不明白,威國本就被朝國打的國不成國。
縱然上一次威國能上下一心的抵抗,但它國力已經衰退,遠不是國富兵強的朝國對手啊。
對朕的信心百倍,公孫荼當時隻淡淡拋出一句話:
“陛下,朝國若當真國富,臣何須殺掉四十萬降俘?”
朕啞口無言,朕怒從心起。
“怎麼,將軍這是說朕不善治國,拖了將軍征戰四方的後腿?”
公孫荼眉頭緊皺,垂首不言。
朕真是要被氣死,朕已經沒了耐心。
“朕已下令,將軍不去,朕,便從此恨君。”
說罷,朕就在公孫荼那一聲聲“陛下”的呼喊裏拂袖而去。
隻是那聲聲“陛下”好像泣了血。
可朕沒有回過一次頭。
現在想想,也不知公孫將軍當時該有多傷心。
朕有點坐不住了。
現在還來得及。
4
朕親自去了天牢看望公孫荼。
沒敢露麵。
偷偷地在旁看了一眼老將軍。
還好,還好,現在朕才犯了一次錯。
老將軍精氣神還在。
對,朝堂上他罵朕罵的中氣十足,他還沒對朕失望。
不,聽說打是親罵是愛,哎呀,朕還是公孫將軍的心上主公呢。
朕讓獄卒好好伺候公孫荼,樂嗬嗬地回去想辦法放了公孫荼。
可不能再把公孫荼貶為最下等士兵了,公孫將軍就是因此氣病的。
但是怎樣做才能顧全朕的顏麵的同時,也安撫了公孫荼呢?
朕正苦思冥想,下人來報,老丞相來了。
果然,不愧是與朕同心同德的王雎王丞相啊。
咱仨君臣同心合力,掃蕩諸國的佳話又要繼續了。
王雎入殿第一句話竟還是汙蔑公孫荼:
“陛下,那公孫荼膽大包天,竟敢當朝辱罵陛下,實在是當誅啊!”
朕不由皺了皺眉,王雎和公孫荼一文一武,向來不和。
但之前為了朕的天下大計,依舊可以將相同心。
罷了,王雎是年齡最大的,腦子轉不過來彎,朕如此愛護臣公,自然要跟他點明要害。
“丞相啊,朕想過了,之前不顧公孫將軍反對,下令收兵,以致錯過拿下威國的最佳時機,是朕之過。”
公孫荼,朕可是為了你,連臉麵都不要了,你出獄之後可得對朕感恩戴德,好好為朕效力才是。
“公孫將軍方才罵的不錯,倒是朕心量狹小了。”
朕的臉也還能挽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