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有了主意後,我回家先把我爸先安撫好。然後連夜把今天發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拍的照片及視頻,一同剪輯成了一個小視頻,在涉及人物肖像時,又打了個馬賽克,然後就在網上發了出去。
因為我回鄉創業後,偶爾有拍拍三農視頻,有些粉絲基礎,這個視頻很快就爆了。
第二天一早,我點開手機視頻留言,發現評論區已經999條。
“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說好送小魚,結果給一鍋端了?”
“這地方真是民風‘淳樸’啊”
“這些村民真是沒有見識,好不容易來個創業的,就被這麼搶了,看誰以後還敢來投資。”
“大家先不要激動,這也隻是作者的一麵之詞。“
“這有什麼好說的,視頻清楚地很,樓上是不是就是這個村裏的?“
雖然有不同的聲音出來,但是大部分都是一麵倒的批評村子,我看到這群互聯網嘴替留的言,心裏的鬱悶也消散了不少。
這李家村,名氣臭了!
到了中午,這個視頻已經慢慢地頂上熱搜了,這時候,村裏的人再怎麼遲鈍,也有不少人看到了。
事關村裏聲譽,村長馬上就坐不住了,馬上給我打電話過來:“郭曉剛,造謠我們村子的視頻是不是你發的,馬上給我撤回!“
我裝作不知道地說:“村長,你在說什麼?我如實分享下自身經曆,怎麼就被扣上造謠村子的帽子了?“
村長聲音又高了一度,“你不用裝蒜,不就是大家拿了這幾條魚嗎?現在網上都在傳我們村子是強盜村,你也是土生土長在這裏長大的,就不怕村民戳脊梁骨嗎?“
我心裏冷笑,這回怕名聲臭了?之前搶的時候大家就沒考慮這個嗎?
“村長,我們老郭家行得正站得直,而且我爸媽的戶口早隨我轉到城市了,我們有什麼好怕的?
“郭曉剛,你給我聽著,如果因為你的緣故,我們村產生的經濟損失,都要你承擔!你好自為之!“村長見我油鹽不進,氣得馬上掛了電話。
沒一會兒,我爸的電話也打了過來:“剛子,你是不是發了個搶魚的視頻?現在村裏人說我們家小題大做,對我們家意見都很大。“
我大概猜到,我這邊不行後,村長肯定是又把壓力給到我爸上。
“爸,這口氣不出我不順,這事要是擱在我剛畢業的時候,是不是就直接栽了? “
我頓了頓,然後鄭重其事地說:“爸,我已經想好了,這養魚生意我李家村的就不做了,我去其他地方做!”
我爸沉默了一會兒,說:“你考慮好就好。”
說服了我爸後,村裏的反擊很快又到了。
一個匿名作者號也寫了篇文章,鏈接就附在我的視頻下麵。我打開一看,這篇文章避重就輕,顛倒黑白,把搶魚的事說成我事先允許的,還說見我後麵反悔了,大家也都主動把拿的魚還給了我。整篇文章把我塑造地像一個出爾反爾、斤斤計較的小人,而村民則是十分可憐、十分無辜。
在這篇文章下麵,一個個匿名的留言回複:“頂樓主,我就說原來的事有蹊蹺,原來那個發視頻的作者才不是個東西。“
“為揭露黑幕的作者點讚,我也不信,這麼多村民,怎麼都會是那種搶魚的小人。“
“同意樓上意見,我們村的村民也都很樸實,這麼黑農村,之前那個作者不會是行走的50萬吧?“
不知道是否是村裏有人發了力,或者說可憐的人設更容易吸引人,這篇文章的熱度也逐漸高了起來,甚至支持這個文章的聲音要大於支持我那個視頻的人的聲音。
本來我那個視頻熱度已經下去了,經過這麼一頂,竟然又恢複了。
到了這篇文章發出的第二天,我已經能聽到村口不明真相的大媽對我們家的風言風語了。
“聽說老郭家真不地道,送大家魚,結果後麵又厚著臉皮要了回去。”
“何止啊,聽說還造謠是我們村裏去搶他家的魚,以後誰敢和他們家來往。”
我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喝了兩壺涼茶,對著我說:“剛子,現在一些村民說我們家是在造謠,你快想個辦法,不能讓我們家蒙受不白之冤了。”
對於這些流言蜚語,我一點都不在乎,風輕雲淡地說:“爸,你放心,我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