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6章

大皇子麵色陰翳,臉色陰沉,掃視了秦漢一眼,嘴角帶上了一絲冷笑。

帶著老二遺留下來的證據,我怎麼可能讓你離開京城?

“父皇!我等皇子,此時就應該在父皇身邊,為父皇排憂解難,怎能意圖去往邊疆高枕無憂?”

“您別忘了,這蜂窩煤就算再怎麼好,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推廣製造之法!”

“更何況,還有燕北那些造反的刁民呢!”

“暴民和災民的安置問題如何解決?北域敵國齊國,東北的趙國也在蠢蠢欲動,又如何解決?”

“九弟既然有本事相出蜂窩煤這種奇淫巧技,自然也有辦法解決刁民和敵國之圍。”

“是吧,九弟?”

秦漢冷哼了一聲,聳了聳肩。

“大哥高看小弟了,治國之策,安置之法,哪是小弟這種癡愚之人能懂的?”

大皇子頓時笑了笑,衝著那些黨羽笑道:

“這倒也是,我這九弟是出了名的不學無術,他要是能治理災民,那母豬都能上樹!哈哈哈哈!”

“大皇子此言差矣,要讓微臣相信九皇子能為陛下排憂解難,微臣寧願想辦法讓母豬上樹!”

“哈哈哈哈,九皇子能想出來什麼良策,這不是開玩笑嗎?”

“哈哈哈哈哈哈!”

秦漢冷眼掃過群臣,最後將目光放在大皇子臉上,淡然笑道:

“大哥所言極是,聰明辦法,小弟我確實想不到,可蠢人也有蠢辦法,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說著,秦漢轉頭看向隆皇。

“父皇!兒臣聽聞父皇心憂天下,也曾苦思冥想解決之法,倒還真想出一些辦法!”

隆皇聞言眉頭一挑,疑惑道:

“哦?你想出了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秦漢點了點頭,上前一步,指著那正熊熊燃燒的蜂窩煤說道:

“解決之道,就在此中!”

“蜂窩煤?”

眾人看著那蜂窩煤,大皇子又冷笑道:

“又提這蜂窩煤,這東西是死物,能解決什麼?”

秦漢笑了笑,絲毫不理會他的譏諷,對隆皇沉聲說道:

“父皇,兒臣所說的,乃是圍繞取暖之道設立的以工代賑之法!”

“以工代賑?”

隆皇聞言頓時心頭一震,連忙說道:

“何謂以工代賑?”

秦漢沉聲說道:

“剛才大哥說了,蜂窩煤製造之法,尚需要時間推廣,這以工代賑,便是由朝廷派欽差前往災區,招收災民參與製造蜂窩煤,再將製造出來的蜂窩煤連帶工錢折算給災民。”

“如此一來,不僅災民不再收瀑寒之苦,讓他們有了安置之處,又能快速將蜂窩煤製造之法推廣出去。”

“一舉兩得!”

隆皇聞言,頓時麵色大喜。

此舉之妙,在於將災民安置和蜂窩煤推廣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結合在一起,所得的效果,又豈是一舉兩得?

沒等隆皇說話,就見秦漢接著說道:

“不僅如此,還可以由此法,推出更深的治理之策,例如三安三殺!”

“三安者,服從朝廷治理之法者安;協助朝廷治理災患者安;奉公行法不貪不腐者安。”

“三殺者,攪亂治安,趁機作亂者殺!哄抬物價,倒買倒賣者殺!貪贓枉法,伺機撈錢者,殺!”

“此三安三殺法令一出,以工代賑的方法,便能夠高枕無憂!”

好!

好一個以工代賑!

好一個三安三殺!

老九不僅給出了解決之道,還給出了與之相對的法令!

這一套解決辦法和法令,又豈是隻能用在寒災?

若是以後出現饑荒,寒災,甚至兵災,都能以此法應對!

這不是寒災的解決之道,根本就是今後治理災情的長久之計!

隆皇心頭大喜。

不僅僅是喜在事情解決,更喜在自己這第九個兒子,終於表現出了他這個年紀應有的智慧!

甚至過無不及!

看來他以往跟著老二,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老二已經去世,唯一蔭護他的人也不在了,這才龍躍而起,將埋沒的才華展露出來!

隆皇心中喜悅,正要再提獎賞的事,就見國師袁鈞又上前一步說道:

“陛下!九皇子之法,不可謂不妙!”

“但九皇子既然能想出此等辦法,必然是精通權謀之術!此時應該留在陛下身邊,為陛下排憂解難,此時離開京城,是想逃避什麼,謀劃什麼?”

“亦或是,這所謂的權謀之術,其實是屠龍之術?”

隆皇聞言,臉色瞬間再次轉變。

屠龍之術?

屠的是什麼?不就是自己這條真龍天子?

自己這皇位怎麼來的?不就是搶了自己親侄子的皇位嗎?

老九身上,流著的血,可有一半是和那死了的小皇帝一樣,另一半,則是自己的謀逆之血!

他胸有屠龍術,卻一直隱忍不發,此等心機,又豈會甘於在邊疆做一個王爺?

想到這裏,隆皇臉色逐漸變得陰沉。

再看向秦漢之時,已然沒有了之前的歡喜。

秦漢眉頭一皺,心裏瞬間咒罵起來。

明槍暗箭雖然難防,卻最少能防!

可要是帝王猜忌,那就必死無疑!

個人實力再強,也無法和國家機器抗衡!

眼下隻有表忠心,才能讓隆皇打消針對自己的想法!

想到這裏,秦漢當即擠出一絲眼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涕淚橫流道:

“父皇!”

“兒臣絕無二心!”

“兒臣身為人子,以往隻知道躲於二哥的蔭庇之中,自以為可以無憂無慮!”

“可直到二哥離去,兒臣才知道這世間有千般愁苦,萬般無奈!父皇身為大秦皇帝,將這些愁苦和無奈以一己之力扛在肩上。”

“兒臣恐怕......恐怕有一天,父皇也因思慮太多,離兒臣而去!”

“此番苦痛,兒臣斷然不可再承受第二次!”

“所以才想要為父皇分憂!”

“但是兒臣想出那些辦法,已經是絞盡腦汁,將二哥所教盡數拿出,又哪裏還能輔佐父皇?”

“倒不如攜三尺劍,隻身赴國難!以身作則,為國捐軀!隻要能報父皇生育之恩,兒臣萬死無悔矣!”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