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我去了村口的小網吧。
“你看,我在網上發現有人專門收購土雞蛋,價格比我們賣給收購商高多了!”
我看著電腦屏幕,心裏突然有了主意。
我們村的雞蛋這麼好,為什麼不自己做個品牌,通過網絡直接賣給消費者呢?
我立刻行動起來,聯係了縣裏的農業局,請他們幫忙做質量檢測。
同時,我自學了網店運營,在電商平台上開了店。
一個月後,我們的“山裏紅”土雞蛋品牌正式上線。
我把檢測報告和養殖過程的視頻都放在了網店裏,誠信經營很快贏得了顧客的信賴。
訂單越來越多,整個村子都忙活了起來。
我又開始琢磨著要擴大規模,發展更多品類的家禽養殖。
村裏人都很支持我的想法。
二舅從櫃子裏翻出了一個舊存折,裏麵有五萬塊錢。
“丫頭,你要是缺錢就拿去用。不夠的話,舅再想辦法。”
在村裏人的支持下,我們的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
我原本應該回學校上課,但看到事業蒸蒸日上,就申請了休學,專心發展養殖業。
沒想到,我們村的故事被一家地方電視台看中,來做了專題報道。
節目播出後,又吸引了不少城裏人來參觀學習。
小半年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村的變化傳到了爸爸耳朵裏。
在中秋節前,他給我打了個電話。
“爽爽,快到中秋了,回家看看吧。”
我答應了。
雖然才離家半年,但我很好奇李蘭在家裏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像她想象的那麼舒心。
中秋節那天,我回到了城裏的家。
院子裏搭起了簡易的涼棚,鄰居們帶著自家的菜來串門,儼然一副熱鬧的鄰裏聚會景象。
我遲到了一會兒,穿著樸素的格子襯衫和工裝褲走進院子,灰撲撲的與周圍人的打扮明顯不同。
爸爸穿著件新的白棉短袖,看見我時微微皺眉:“你怎麼穿成這樣就來了?也不知道打扮打扮。”
這半年來,我的皮膚曬得黑了不少,雙手也長了些繭子,但眼神卻比從前更加堅定有神。
“我剛忙完雞場的事,直接就過來了。”我解釋道。
聽到這話,爸爸臉上露出了些許驕傲,對身邊的鄰居說:“我女兒現在可了不得,前陣子還上了咱們縣電視台呢,說是什麼青年致富帶頭人。”
我對這種場合沒什麼興趣,找了個角落坐下。
環顧四周沒看到李蘭,就在院子裏的小菜園邊站著,看著爸爸種的幾棵番茄。
沒多久,身後傳來腳步聲。
我回頭一看,正對上李蘭鄙夷的目光。
李蘭還是老樣子,甚至比之前更瘦了,臉色蒼白,看起來像是久居室內缺少鍛煉。
她穿著件略顯誇張的碎花連衣裙,與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李蘭冷嘲熱諷地說:“喲,這不是咱們的'致富帶頭人'嗎?在那窮鄉僻壤待了半年,連人味兒都沒了,活脫脫就是個莊稼婆!”
我淡然一笑:“鄉下現在發展得很好,你要是有空可以去看看。”
我們村的養殖場規模已經不小了,不僅有雞,還開始養鴨和鵝。
我們正準備申請有機認證,相信很快就能打開更大的市場。
但李蘭顯然不相信,在她眼裏,農村永遠是落後、臟亂差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