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幾個參觀者看到畫麵也驚呆了。
"我的天,這戰士看起來太慘了吧?"
"都餓成這樣了,還在前線打仗!"
鏡頭前,戰士頂著槍林彈雨,用嘶啞的嗓音說道。
"同誌,俺能跟您換點吃的嗎?"
"俺身上就剩這個帶著彈孔的軍用水壺了,能換捧炒黃豆嗎?實在不行,換半捧也成。"
換吃的?
對方的話讓我更加糊塗了。
我又不是什麼補給站長,怎麼給你換吃的?
戰士見沒有回應,繼續哀求道,
"俺連長和戰友們已經三天沒吃上東西了,再不吃點啥恐怕就抗不住了。"
"同誌,求您了,俺代表俺們全連人謝謝您!"
聽到這話,我瞪大了眼睛。
連長?全連?
對麵的究竟是什麼人!
這時,有人看出了端倪,
"棉軍裝,八角帽,那破水壺......這該不會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誌願軍吧?"
一時間,在場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仿佛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我連忙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查閱資料,發現曆史上,這支連隊所在的部隊番號赫然在列!
難道說......
我真的跟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誌願軍戰士通話了?
我的心狂跳不止。
如果沒錯的話,此時誌願軍正在上甘嶺戰役中浴血奮戰!
僅這一次戰役,我軍就傷亡三萬多人!
而鏡頭前的這位年輕戰士......
饑寒交迫,體力透支。
他的連隊,又有多少戰友犧牲在了槍林彈雨中?
他現在這樣的狀態......
還能堅持多久?
我覺得喉頭有些發緊,恨不得立馬派一車補給過去,卻又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博物館裏也騷動起來。
參觀的人們一開始還將信將疑。
然而有個老兵出麵作證,斷定通話中的軍裝、口音都與他當年在朝鮮戰場上如出一轍。
很快,誌願軍烈士名冊也被翻了出來。
上麵清楚記載著這個連隊的番號和犧牲人數。
"這......這都是真的?"
"天啊,簡直就像穿越了一般!太不可思議了!"
除此之外,人們也漸漸想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那份烈士名冊裏,小戰士所在連隊,全員犧牲。
也就是說......
如今在通話中懇求食物的這名戰士,最後一定也沒能活著回來。
看著畫麵裏戰士稚嫩的臉龐。
一下子,所有人都沉默了。
半晌,才有人開口:"就沒有辦法幫幫他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