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叩首,起身,英俊的臉上,悲痛、委屈之情溢於言表。
“邊令城一到軍營就提點孫兒,讓孫兒夾緊尾巴做人。說皇爺爺已經懷疑到孫兒頭上了,還讓孫兒好自為之!這半個月來,孫兒早出晚歸,恨不得早日把這10萬新兵趕緊訓練出來,好保衛皇爺爺的安全。孫兒想替皇爺爺分憂,沒想到卻讓皇爺爺憂心了,孫兒該死!”
聽完李豫的話,李隆基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是沒想到,這邊令城一轉身就把雞毛當令箭去嚇唬自己的孫子。
這邊令城怎麼敢啊?
“朕的好孫兒,快快起來!其中定有誤會,定有誤會!”
李隆基給高力士使了一個眼色,高力士是一個人精,趕緊快步走過去將李豫扶起。
“王爺,您快起來,有話好好說!您是陛下最疼愛的孫兒,陛下疼您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懷疑您呢,其中定是有奸人作祟、離間你們。”
李豫一聽這話,就坡下驢。
李隆基是皇帝,皇帝的麵子一定要給。
他在高力士的攙扶下,起了身,但臉上的表情依然十分悲痛。
上一世,這邊令城就是故意添油加醋、隱瞞真相,把高仙芝、封常清的戰略性撤退說成了“逃跑”,這才讓這兩位千古名將送了命。
李豫本來打算過幾天,再收拾這邊令城,可沒想到,這邊令城竟然撞到自己的刀口上了。
留著這個禍害,遲早要出事,還不如趁現在殺了他,以免到時候叛軍來的時候,這個奸佞給叛軍開門。
想到這裏,李豫有了主意。
第二天,就有人舉報,邊令城和安祿山暗通款曲。
皇帝李隆基震怒。
此時此刻,沒有誰比他更痛恨安祿山了。
他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和楊貴妃,在這太極宮裏吟詩作畫,你儂我儂的安享晚年。
可是這一切,都被安祿山給攪黃了。
他和楊貴妃可是安祿山的“養父”、“養母”啊,這白胖、憨厚的安祿山怎可以背叛、欺騙自己?
震怒之下,李隆基立即讓李豫著手去辦理此案。
李豫拿著皇帝的詔令來到邊令城府邸,很快就找到了“罪證”。
李隆基聽到證據確鑿,當場下令,腰斬了邊令城。
和邊令城一起被殺的還有崔光遠。
崔光遠上一世,在叛軍來的時候,夥同邊令城打開城門迎接叛軍。
李豫怎麼會放過他這個屍位素餐的叛臣賊子?
不過,李豫覺得這還不夠,他還要為高仙芝、封常清平反!
“陛下,高、封二位將軍死得冤枉!他們退守潼關事出有因啊!臨時征集的士兵,從來沒有打過仗,一遇到叛軍還沒打就開始逃跑了。叛軍趁機碾殺,我軍傷亡慘重。為了避其鋒芒,重整軍隊,他們才不得不退守潼關。”
“可是邊令城,卻隱瞞了真實情況,誣陷高將軍克扣、貪墨軍餉,說封將軍貪生怕死......他們兩個被處死之前,士兵紛紛下跪為他們大呼冤枉,可邊令城還是殺了二位將軍!”
“陛下,這是我們的聯名血書!”
“上麵所述句句屬實,您盡管可以派人去查!”
聽完高仙芝、封常清的部下陳述完後,李隆基的腦子“嗡嗡嗡”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