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驚雷,劃破漆黑的夜幕。
漂泊的大雨,落在青色的磚瓦上。
一位年逾70的老人,站在興慶宮最高的城牆處,眺望潼關的方向。
隻要那邊燃起平安的燎火,就說明長安城還有救。
老人睜著渾濁的眼,從深夜等到翌日的淩晨。
雨逐漸停了,當他發現東邊的方向依然一片漆黑時,他的心也一點點地沉入海底,全身的寒意,立即蔓延全身。
一個聲音在他腦海中不斷地回響,“潼關失守了,潼關失守了,潼關失守了!長安要完了!”
他無力地轉過身,蒼老的身體,搖搖欲墜。
一位麵白無須的宦官,趕緊上前攙扶他,“陛下,小心龍體!”
老人握著宦官的手,輕輕顫抖,“高力士,傳楊國忠!”
黑夜中,一輛馬車匆匆駛向皇宮。
大明宮內的紫宸殿,燈火通明。
老人右手撐在龍案上,神情恍惚。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老人抬起頭,待看清來人後,立即起身。
“潼關失守,長安城怕是不保,如之奈何?”
楊國忠向前跪倒,匍匐在地。
“微臣族人在劍南道(四川)治所有方,那裏物產豐富,易守難攻,安祿山小兒的鐵騎再厲害也難以踏足!”
老人連連點頭,“好好好,就去劍南道(四川)!”
........
“俶兒,快醒醒!陛下密令,明天寅時,我們逃出長安去往劍南道(四川)。”
李程睜開眼,便看到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神色神秘地正在和自己說話。
李程望著周圍殿宇內的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屏風、案幾、帳幔,有些困惑。
這場景、裝飾,怎麼和古裝電視劇裏王公貴族居住的寢殿如此相似?
自己不是在戰場上搶救傷兵嗎,怎麼突然來到了這個地方?
“愣著做什麼,趕緊收拾東西!我們要趕在安祿山攻下長安城之前離開!”
中年男子看到兒子還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有些生氣。
哎,也不知道自己的命,怎麼這麼苦。
當了17年憋屈太子也就算了,如今這錦繡的大唐天下,也狼煙四起了。
他這個未來的東宮,要是流亡在外,能不能順利從父皇手裏接過皇位,也成了未知數。
“是,父親!”
在中年男子發呆鬱悶之際,李程的腦海裏湧入了大段的記憶。
電光火石之間,接受力極強的他,知道了自己的新身份:唐玄宗的孫子、唐肅宗李亨的長子廣平王李豫。
李亨看到兒子應了自己,難看的臉色終於好了些許。
又吩咐了幾句,他才匆匆離開。
身為太子,他還要做的準備還很多。
望著未老先衰、兩邊鬢發已經發白的李亨離開的背影,擁有著現代人靈魂的李豫,歎了一口氣。
李亨這一輩子,不可謂不命苦。
他尚且還在母親肚子裏時,差點兒被李隆基藥死;好不容易生下來,要當個閑散的王爺,卻突然成為了太子;做太子的17年歲月裏,先後被奸臣李林甫、楊國忠先後打壓,而父皇李隆基明明知道,卻裝聾作啞看不見。
強勢的李隆基,為了大權獨攬,以防太子做大,他一直默認宰相們欺負、打壓李亨。
這也養成了李亨做事謹慎、懦弱的性格。
“要靠著這個怯懦的爹,在這兵荒馬亂中生存,實在艱難!而且,長安作為大唐的政治經濟中心,一旦棄守,那李唐就會失去民心!”
“民心一旦丟了,再要重拾可就難了。所以,長安不能丟!”
明白了現在的處境,李程告訴自己,從今以後他就要以大唐皇孫的 身份李豫活著了,李程就是前塵往事,他必須調整好狀態,麵對即將到來的20萬安祿山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