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媽媽愛殺熟。
她在學校內開了家便利店,我經常去光顧,她卻把我當成大冤種。
其他顧客是比我重要的,給我的牛雜是比別人少的,結算時是會時不時給我不小心算多的,買單時是會給我反向抹零的......
發現我去別人家消費後,她更是當麵嘲諷我:“你不是喜歡買便宜貨嗎?去別人那啊,還來我這幹嘛?”
轉頭又發了朋友圈內涵我:“就喜歡那種每次進店消費大幾百的優質顧客,不像個別垃圾顧客,幾塊錢還要斤斤計較,窮鬼就是事多。”
我直接氣笑了。
既然給臉不要臉,那就不需要對他們客氣了,幹就完事了!
1、
“阿姨,能不能快一點,你再耽擱下去我就趕不上高鐵了!!”
“欸,來了來了。”
一樣的場景,一樣的回答,已經是第三次發生了。
我買了今天上午十點半的高鐵票回家,原本預留了一個小時時間,結果在這個便利店就耽擱了快20分鐘。
明明輪到我買單了,結果店老板張秀芬一會說別人東西少先給別人結算,一會說給別人打包個牛雜花不了多少時間,一會人家問了一嘴巧克力在哪她就直接撇下我屁顛屁顛跑過去了。
一分鐘不到就能完成的事情卻一次次被打斷,饒是我脾氣再好,此刻也難免焦躁不安。
要不是剛手賤提前把牛奶瓶蓋擰開了,我都想直接轉身走人了。
在我耐心即將告罄之時,張秀芬總算重新回到櫃台繼續給我掃碼結算了。
“哎喲喂。催催催,命都快被你催沒了。”
“都是老熟人了,你就不能體諒一下我這把老骨頭嗎?真趕時間怎麼不早點出門?”
我一腔怒火瞬間被點燃,直接就嗆了回去:“我體諒你那也沒見你體諒我啊!我都不止一次跟你說過我要趕高鐵了,你是聽不見還是聽不懂?中秋節的票本就難搶,要是趕不上你能賠償我的損失嗎?”
她聞言也不生氣,隻是嗔怪地睨了我一眼,臉上的招牌笑容未有一絲改變,倒顯得好像是我在無理取鬧一樣。
“哎呀行了行了,這不是已經在算了嗎?你還吵吵啥嘞?年紀輕輕一點耐心都沒有。”
“還要兩個竹筍包對吧?一共58元。”
說完,她轉身給我裝包子去了。
我忍下不快,黑著臉付了款,剛想伸手去接包子。
身後有個女生說:“阿姨,我也要一個竹筍包。”
還沒反應過來,袋子裏的包子就被她快速抖落回蒸籠一個,然後直接掠過我,遞到了那個同學麵前。
張秀芬笑臉如花:“您的竹筍包,3塊錢,好吃的話記得下次光臨哦~”
那同學愣了愣,看了看我瞬間變得鐵青的臉,沒敢接。
她卻直接一把將袋子塞到人家手裏,無所謂道:“眠眠是我的老客戶了,沒事的,你先拿著,我重新給她裝兩個就行了。”
女生匆忙付了款幾乎落荒而逃。
張秀芬卻完全不受影響,拎著裝著一個竹筍包的袋子喃喃自語:“哎呀,竹筍包隻剩下一個了。眠眠,另一個給你換成豆沙包吧,豆沙包也好吃。”
2、
緊趕慢趕終於趕在最後一刻上了高鐵。
我這才有時間拿出竹筍包。
一看,發現一路過來包子已經被擠壓變形了。
一咬,以往的好味道此刻卻品嘗不出分毫。
手機裏,張秀芬給我發來了好幾條60秒語音。
“你這孩子怎麼還生氣了呢?豆沙包也沒拿,你看這又給我出難題了不是?你現在回來拿一下吧,不然過了今天,這個包子壞了可別找我,我賣東西可不包保管的哦。”
“也不打個招呼就走了。得虧遇上的是我,換成其他人被你這樣甩臉色哪會縱容。”
“......”
聽到這聲音心情更差了,我沒有繼續聽也沒有回,直接設置了免打擾。
看著窗外幀幀變幻的風景,思緒不知不覺飄向了一年前。
大一剛開學時,同班同學張超在班群裏發布了一則兼職店員的招聘信息。
於是大家都知道學校裏的超超便利店是他媽媽開的了。
聽說他是單親家庭,是他媽媽開著便利店辛辛苦苦拉扯大的。
有了同班同學這一層關係,大家都很照顧他家生意,那段時間店裏幾乎都是熟麵孔。
張超媽媽聽說我們跟她兒子同班後,對我們格外重視。
嘮嗑時努力記下我們的名字,買單時順手給我們送顆糖或者抹個零,雖然也就幾句話幾毛錢的事,但這種熱情與重視的態度卻留住了不少客戶的心。
我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她家便利店就在我們回宿舍的必經之路,加上每次經過時她都會熱情招呼,所以大一一整年除了她家,我幾乎沒去校內其他便利店消費過。
但成為熟客後似乎並沒有給我帶來絲毫便利,反而是無盡的麻煩。
她依舊熱情,尤其是對著那些麵生的顧客。而對於熟客,因為“熟”,因為“當自家人看待沒那麼多講究”,她的態度反而越來越令人不適。
例如買單,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她習慣性給我反向抹零。9.9要收我10塊,9.1或者9.2也要收我10塊。
又例如買烤腸,自從我們熟悉後,店裏人多時,那根烤得外焦裏嫩、QQ彈彈的靚腸我就再也嘗不到,反而是烤過火的、沒熟的買到不止一兩次。
我也隱晦提醒過,但她每次都是一臉歉意、態度誠懇地說自己年紀大了沒注意,下次不會了。但到了下次,還是沒有改變。
以往我雖然覺得不舒服,但一則每件事單拎出來都算不上大事,二則她的態度也不像故意的,便沒說什麼。
直到今天,所有事情堆積在一起,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不被尊重、不被理解的憤怒。
我覺得我就是個大冤種,花錢給自己買氣受,以後不犯賤了。
但當天臨睡前我又手賤點開了未讀信息。
然後就發現張秀芬傍晚時分又給我發了好幾條信息,其中還有一張高糊照片。
“你看這多浪費啊。就因為要留給你,阿姨都沒賣給其他人,結果你又不來拿了。早知如此,還不如別人要的時候就賣了,我也不用虧這幾塊錢。”
消下去的火氣又上來了。
明明我是付了款的,就算虧也是虧我的錢。
更何況,這張照片再糊我也看得出來是個小饅頭。而她店裏,竹筍包3塊,豆沙包2塊,小饅頭1.5元兩個。
很明顯,我沒拿的那個豆沙包後麵也被她賣了,所以才拿這個剩下單賣不出去的饅頭硬扣我頭上。
我劈裏啪啦打了一堆字又刪除,最後隻發過去短短幾個字:“[微笑]就這樣吧,以後我不會再去你店裏了。”
然後拉黑,睡覺。
3、
本以為這事到這裏就結束了,接下來我跟張秀芬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就是了。
卻沒想到節後回校當天,張超會主動找我。
我跟他不熟,平日裏也就是見麵打個招呼的交情,所以當收到他的信息說在宿舍樓下等我的時候我還有點懵。
一碰麵,他就將兩個熱氣騰騰的竹筍包強塞給我,臉上表情不辨喜怒:“我媽讓我給你的。聽說你在跟她鬧別扭?”
沒等我回答,他又自顧自說:“她這輩子不容易,就算真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你也別跟她計較太多了。”
我:???
不是,你媽不容易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我將包子遞回去:“我不要,你拿回去吧。”
“我跟你媽說白了隻是商家跟顧客的關係而已,事情過了我也不想繼續掰扯,以後各過各的就行了。”
張超卻後退幾步擰眉看著我:“你這話太無情了。她因為你的事情,這幾天一直吃不好睡不好,前天出門的時候還精神恍惚被車撞了,現在腳還傷著呢。你怎麼能在這種時候翻臉不認人?”
“反正包子我已經送到了,要怎麼處理是你的事情,我也管不著。”
說完,他跑得比兔子還快,留下我一人風中淩亂。
怎麼她被車撞了也成我的責任了?
我不信我在張秀芬心裏有這麼重要,但我也不想亂收別人東西,所以拎著兩個包子又去了一趟超超便利店。
午後的便利店裏沒什麼顧客,張秀芬正坐在櫃台前兩眼放空。
聽見聲音她轉頭看到我,眼睛一下子亮了。
聽我說明來意後,卻怎麼都不肯收回包子。
她一瘸一拐走到我麵前,握著我的手語氣誠懇:“眠眠啊,那天是我不對。阿姨是真的喜歡你,所以不自覺就把你當成自家孩子對待了。我平日對自家人說話就是大大咧咧的,真不是故意忽略你的感受的。”
“這幾天我想了很多,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以後會注意的。不管你以後還來不來我店裏消費,我都不希望我們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這包子就當是我的賠禮,你不收就是還在生我的氣了。”
說著,她嘴一癟,眼眶竟然紅了。
我心情很複雜,一時間有些進退兩難。
低頭看了看她腳上厚重繃帶下滲出的一抹紅,我問她:“你這腳傷怎麼弄的?這麼嚴重咋不休息幾天?”
“那天想著你的事時不小心被車撞了一下,還好不嚴重,不用擔心。”
她勉強扯出一抹笑:“我這也不敢休息啊。我們家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超超還在上學,我們就指著這一個便利店過活呢。”
我摸了摸鼻子,不置可否,但終究還是心軟了。
然後,我又買了一百多的東西,買單時連同包子錢也一起付了。
正巧宿舍群裏室友說買了炸雞讓我回去一起吃,我想想又點了兩份牛雜、兩份車仔麵打算回去加餐。
隻是我點的是小份,結果不過低頭回了下消息,再抬頭就發現已經打包好的兩份牛雜都被弄成大份了。
“阿姨,我不是說了要小份嗎?你怎麼又給弄成大份了?”
張秀芬仿佛這才注意到,一拍腦袋:“哎呀你看我這記性,年紀大了就是不中用,又給弄錯了。不過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小份也不夠吃,幹脆都換成大份的吧。”
說著,她的手又伸向大號的碗。
我有些生氣了。
先不說我們宿舍還有其他東西吃,就算沒有,我都說了要小份的還硬要給我弄成大份的,就已經很沒邊界感了。
我直接掃碼:“不要!我先付款了,另外兩份你就算裝成大份的,我也不會再補差價了。”
她這才訕訕收回手,換成小號的碗。
4、
室友看到我拎著一堆吃的回去,很是驚訝。
“你不是說以後不去超超便利店了嗎?怎麼又去砸錢了?”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我45度仰望天空,跟她們說了張秀芬的可憐模樣,試圖解釋自己不是純純大冤種。
室友安安卻目瞪口呆:“什麼呀?她跟你賣慘你就信了?她那腳上的傷明明是自己作的!”
原來,前段時間校內有學姐新開了一家便利店,吸引了不少人流量。
張秀芬嫉妒得不行,趁著放假學校沒什麼人,跑到人家店裏大鬧了一場,說人家欺負孤兒寡母,惡意低價壟斷市場,還推倒了好幾個貨架上的東西。
“至於她的腳,也是在阻攔學姐離開時,突然跑到車前才被壓到的。聽說還因此訛了學姐一筆錢呢。要我說,學姐才是倒了大黴呢。”
安安拍了拍我的肩膀:“哦,你也是個倒黴的。我看人家就是吃準了你的善良,賴上你了。”
“知道為什麼班裏同學後麵都很少去她家嗎?因為不止一個人發現她會殺熟。越是熟悉她越是把人家當冤大頭,很多人被宰一兩次後就不去了,也就你錢多沒在意這些。”
另一個室友小湯眼神憐憫:“眠眠,我再說句紮心窩子的話。我怎麼覺得你買的大份牛雜分量還不如小份的呢?你看這底下,都是蘿卜。”
室友說的確實是真的。
因為幾分鐘後,我們另一位室友回來時我讓她也去買了一份牛雜,結果一對比,同樣是15塊的東西,她那份的牛雜比我多了一倍不止。
我火熱的心瞬間就涼了。
我直接就將兩份牛雜的對比照給張秀芬發了過去。
“阿姨,你這有些過分了吧?我在你家消費那麼多次,結果同樣價格的牛雜,我的你就給一半的量?”
她很快回我:“眠眠啊,這一張圖也說不了什麼啊。畢竟牛雜不是稱重的東西,手工打包每一份分量有點偏差很正常。”
“阿姨可以摸著良心說,我給你的絕對是正常的分量。你要是不滿意,大不了你下次買的時候我吃點虧,給你打多點。”
真會睜眼說瞎話,那偏差是“有點”嗎?
我又對了其他東西的賬,發現還有兩筆訂單有問題。
一個是貨架上標價8.8的薯片,小票上卻是9.9。
還有一盒巧克力豆,我買的明明是100g的,小票上卻是按150g計算。
好家夥,算下來多收了我八塊多。
難怪我提醒她給小票她會那麼不情願了,敢情就是怕我對賬啊。
我把兩樣東西也拍照發給了她。
薯片她說8.8是昨天的促銷價,今天沒了。
巧克力她倒是承認了,隻說自己可能是粗心弄錯了,老老實實給我退了差額。
完了還惡心我:“這也差不了多少啊。小姑娘家家的別計較太多,吃虧是福。”
我:“嗬嗬!”
真是一片真心喂了狗。
我可以肯定她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要不是以前的沒跟她要小票,我高低得花時間全部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