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之後,我便跟隨丈夫外出旅遊。
我特意去大商場購置了幾個金鐲子,分別送給弟媳、嫂子和母親各一個。
還買了許多專櫃的品牌衣服,愉快的購物讓我壓力頓減。
然而,我尚未走出商場,兒子便開始對我進行信息轟炸。
“媽,你曾說那些錢都會留給我,可為何要用我的錢去買東西?”
“口口聲聲說愛我,僅有我這一個孩子,卻連生活費都不願給足,你這算哪門子的愛我?”
“你若把我逼急了,我就不認你這個媽,我讓你沒孩子,日後也沒人給你養老。”
我外出遊玩時,故意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在商場的點點滴滴。
兒子喜歡刷微博,必然會看到我的動態。
我雖料到他反應會很強烈,但未曾想他說話竟如此不顧後果。
我們夫妻二人尚未離世,他便認為我們花了他的錢。
甚至還威脅我,讓我沒孩子,日後不給我養老。
恰好,他所罵的這幾點,猶如利刃,直直地戳中我的心窩,沒有一位父母能夠忍受已長大成人的孩子如此的白眼狼行徑。
每一條私信,都幾乎要將我氣得肺腑穿孔,我氣得將手機扔給丈夫。
“這就是你的兒子,你好好瞧瞧他都說了些什麼,煩死了。”
丈夫看了一會兒,雙手便開始顫抖,嘴唇也變得發紫。
“既然如此,那就不再管他,隨他去吧。反正以後我也不管了,家裏的錢也別再給他花。我們該吃吃,該喝喝,我想通了,要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安享晚年,繼續繳納社保,購買重大疾病保險。”
丈夫這些年連社保都舍不得購買,硬是將錢節省下來為兒子積攢。
我們用心良苦,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孽障?
既然丈夫已然發話,我自然毫無異議:“可以,那就不管了,反正已將他撫養成年,他早已年滿 18 歲,我們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從決定不再管兒子的那一刻起,我們仿佛瞬間卸下了肩頭的重擔。
懸在我們頭頂的壓力,也隨之消散。
我們哼著小曲,加入了騎行團,努力鍛煉身體,期望能夠長命百歲,同時也看看兒子會落得何種下場。
大約一周後,兒子終於按捺不住,給我發來了信息。
“媽,過了這麼久,我的生活費怎麼還沒到賬?”
“記得給我生活費啊,再不給我錢,我都要餓肚子了。”
“媽,你聽到了嗎?若聽到了,就回複我一聲。”
我自然是看到了也聽到了,但我就是不予回複。我將手機放在膝蓋上,冷漠地刷著視頻,日子過得倒也愜意。
兒子發來無數條信息轟炸,我卻不為所動,心涼透了便是如此。
兒子的怨氣愈發濃烈:“我快要餓死了,你若再不給我錢,我就輟學,我不讀書了。”
“反正我不管,沒有生活費我就去偷,去搶,去自殺行了吧?”
“家裏就我一個兒子,你們為何都不管我?你不管我,我爸也不管我,你們是盼著我去死啊。”
手機裏,兒子已然陷入狂暴模式。
往昔,我們總是跟在他身後,對他關懷備至,將他捧在手心。
如今,我們不再如此,這讓他變得焦躁、抑鬱,對生活充滿了憂慮。
畢竟,人總歸是要成長的。
我依舊對他不理不睬,仿若消失了一般。
三天後,姐姐打來電話:“妹妹啊,小風說他沒錢了,在學校裏都要餓死了,你們這是怎麼回事?家裏又不窮,為何不好好照顧孩子?”
“小風向我借了三千塊錢,我已經轉給他了,你們就這一個兒子,怎麼把關係搞得如此緊張?”
糟糕,親戚朋友眾多,總有一些耳根子軟的人。
“姐,你怎會如此糊塗?不準借錢給他。”
於是,我和丈夫趕忙聯係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不要借錢給兒子。
截斷他的經濟來源,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000 元終究還是撐了大半個月,兒子又將錢花光了。
這一次,他給我發來信息,語氣稍微緩和:“對不起,我錯了,可是我該如何是好?”
我思索良久,回複道:“輟學別上了,你已然長大成人,那所破學校上著也給我們丟人。你若真有本事,那就自己自強自立,別像個吸血螞蟥一樣。”
我是認真的。
兒子那邊發來一連串的問號。
隨後回了一個 “好” 字。
從未經曆過挫折的孩子,我隱隱擔憂他會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
後來,他真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