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冷笑一聲,說道:“他們會拉幫結派,從百姓身上榨取錢財。”
“他們中飽私囊,欺壓平民。”
“儒家教過他們這些麼。”
“《論語》中也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科考的時候,大家都明白。”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卻是少之又少。”
“太難了!”
朱雄英的一番話,讓朱元璋有了充分的思考餘地。
這時候,老朱忽然覺得,自己這個八歲大的大孫,說得還真有幾分道理。
朱雄英說的這些,都是當今大明的真實情況。
儒家思想到底有沒有用?
肯定有用啊!
儒家思想的確教導了很多東西,但它並不能用來壓榨百姓。
朱元璋不自覺地點頭,表示明白。
朱雄英頓了頓,接著道:“而且,最關鍵的是......”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在大廳中回蕩。
朱元璋聽了朱雄英的話,頓時瞪大了眼睛,看著朱雄英。
“咱的好大孫還有什麼想法?”
朱元璋這才鬆了一口氣,這一刻,他再也沒有把朱雄英當成一個小屁孩了。
甚至覺得朱雄英小小年紀,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
這是有自己的想法啊!
朱雄英,絕對是未來大明最有資格做三代皇帝的人。
朱雄英遲疑了一下,才開口道:
“我覺得,儒家精華,都被爺爺給舍棄了。”
朱元璋朝朱雄英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他接著說。
“孟子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爺爺不應該把孟子從孔廟中除名。”
殿內一片寂靜。
這話一出口,朱雄英自己都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先是一怔,隨後也不說話了。
當初一統天下的時候,他對儒家非常的重視。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修建了孔廟,讓人們瞻仰。
不過,孟子亞聖的雕像,卻是不在這裏的。
孟子的“道”和朱元璋的“道”是不一樣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你是要讓我老朱排最後?
當然,這並不是全部,孟子對君臣之間的關係的看法,朱元璋並不認可。
朱元璋一怒之下,就把孟子從儒家中除名了。
李公公是個聰明人。
這個時候,整個大殿之中,都彌漫著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息。
他隻是個太監,怎麼敢說什麼?
他的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示意朱雄英停下來。
但這位是皇長孫,他可不敢得罪。
他扭頭看向朱元璋,隻見朱元璋一臉的寒霜,更不能惹了。
說錯話,那可就是身首異處了。
隻是李公公萬萬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沒有發怒。
他的聲音很平靜:
“你真的認為,爺爺的做法不對嗎?”
朱雄英望著朱元璋,臉上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
但是他卻堅決點頭.
“皇爺爺,大明和以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朱雄英說道:“如果和前朝一樣,大明也會重蹈覆轍。”
這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老朱始終希望,江山可以一直由老朱家來掌控。
朱雄英這麼一說,朱元璋頓時慌了神。
自己之前立了個靶子。
可是現在,他的孫子居然說這靶子立錯了。
這簡直就是打自己的臉啊!
朱元璋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加速跳動,額頭開始隱隱作痛。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想出來的計策,卻遭到了長孫的反對。
老朱原本就是一個農民,成為一國之君後,就一直在思考,怎麼才能讓大明更加穩固。
推崇儒家思想,當然是為了讓大明的地位更加穩固,成為正統。
不過,在這儒門之中,有一人,卻是讓他極為厭惡。
這個人就是孟子。
百姓最重要,其次才是國家,再其次才是君王。
那我老朱呢?
朱雄英見朱元璋不說話,心中一驚。
“爺爺,我們老朱家,也是從最底層走出來的,您應該很清楚,為什麼會有人造反。”
朱雄英火上澆油道:
“那還用說嗎?”
“要餓死了,那就隻能造反了。”
“民為重,這話一點都沒錯。”
......
朱雄英滔滔不絕地說著,朱元璋卻無動於衷。
就連朱雄英的話,他也懶得理會。
“依我看,爺爺應該將孟子像重新安放在孔廟之內!”
這話說的,老朱有些為難了。
他一麵死不認錯,一麵又認為朱雄英說得有理。
過了好一會,朱元璋才想明白問題的關鍵。
自己也是開局一個碗啊!
咱好歹也是你爺爺!
好歹也是大明的國君!
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嗎?
“雄英,你考慮的還真不少。”朱元璋似笑非笑。
這次不再是一臉寵溺的笑容。
就連朱雄英都被嚇了一跳。
“皇爺爺,我突然想起快到吃飯的時候了,就不打擾您批閱奏章了。”
朱雄英準備開溜。
沒想到朱元璋卻攔住了朱雄英,笑著說:
“乖孫,你在儒學的造詣這麼高。”
“《論語》前十章,你給咱抄寫一遍!
“明天晚膳前,送到坤寧宮來。”
完蛋了!
朱雄英完全忘記了自己麵對的是朱元璋。
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又豈會看不出來自己這點小心思?
“是!”
朱雄英領命而去。
他心中暗罵。
“看樣子,我也不能隻盯著老朱了,否則很可能會吃大虧。”
老朱讓他離開,並不代表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他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朱雄英而已。
明晚送論語的時候,難免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
朱雄英出了奉天殿,直接往文華殿而去。
這次,他沒有直接回到自己的住所,而是直接去了朱允炆所住的地方。
朱雄英一進來,朱允炆就本能地往後退了一步。
“幹嘛?看到我就跟見了鬼似的。”
朱雄英問道:“這幾天是不是很忙?”
朱雄英笑眯眯的看著朱允炆,道:
“沒,沒有。”
朱允炆有氣無力的應道。
“那就好,我這裏有個任務需要你幫忙。”
朱雄英毫不客氣:“《論語》前十章,明日午時前給我抄完。”
“啊?”
朱允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無論什麼時代,抄寫都是學生們最不喜歡的。
“嗯?你是不是覺得打了你一頓,你咒我的事情就能算了吧?”
朱雄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威脅。
而他的身形,則是朝著朱允炆的方向移動。
《論語》這玩意兒,他是絕對不會抄的。
要說抄,那肯定是朱允炆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