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長孫無忌拿著長孫幽送來的水龍車圖紙,匆匆入宮,麵見天子。
此時,兩儀殿內,李世民正和中書令的房玄齡,商議著一件民生大事。
“陛下,您讓臣管理製鹽、售鹽一事,臣義不容辭。但是以官營的名義,卻又將所有官府工坊和鋪子偽造成私營,會不會有點太麻煩了......”
房玄齡是一名體型瘦削、溫文爾雅的中年文士,此時無奈攤手,表示不太理解。
隻覺得皇帝肯定腦袋進水了,但他不能說出口。
“這麻煩什麼?”李世民隨意的說道:“所有的房契、地契都是用商賈‘李濟’的名字簽訂的,而‘李濟’就是朕!這些店鋪仍然在朕名下,不就等同於官府所有嗎?”
房玄齡還想再勸一下抽風的李世民:“陛下,如果以商賈的名義經營官鹽,與朝廷各部的對接會多出很多,而且各項事宜的文書批示,都會有所延宕。還有,如果那些世家拿此事來中傷陛下,也會麻煩。”
“陛下還請三思啊。”
“另外,臣覺得,陛下答應那個獻上硝鹽提煉之法的平民讓利一成,此舉不妥。如此價格低廉且上等的精鹽一旦開售,必定全國食之,所得利潤怕是和每年的國稅都差不多,分給此人一成,豈不是將豪利喂進他口中!”
房玄齡所說,都是問題的關鍵。
然而,他哪裏知道李世民心裏的小算盤。
“房相,不要再說了,此事朕心已決!”李世民態度堅決的說道:“以商賈之名營業,朕自有打算。至於你擔心的讓利一成,更是杞人憂天。”
“隻要鹽價下調,囤鹽倒賣的鹽販沒有市場,大唐的百姓就能以最低廉的價格買到精鹽,何來鹽利與國稅相等一說?朝廷經營官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惠及百姓!”
總利潤微薄,給獻提煉之法的平民讓利一成,又有多少?
想到這兒,李世民輕笑一聲,陳寧還想占他九五之尊的便宜,讓他毛都撈不著!
房玄齡苦笑,此事恐怕沒有皇帝想的那麼簡單。官鹽開售,必將成為大唐百姓的必用品,其價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因為成本低廉,所以總利潤依然會很嚇人!
不過想到鹽市目前都被幾大世家把控著,陛下恐怕意在世家,並非官鹽,房玄齡便不再多言了。
與此同時,長孫無忌在內侍的接引下,走入兩儀殿。
“輔機,你正好來了!”
李世民一看到長孫無忌,便問道:“聽說前幾日滅了平康坊大火的神奇水車,是從天工坊運回的。你查明結果了嗎,具體是什麼情況?”
長孫無忌聞言,先是衝李世民行了一禮,又和房玄齡互相行禮,才說道:“陛下請看,這便是那輛水車的製造圖紙。”
長孫無忌說著,從懷裏拿出幾張紙來,遞給李世民。
“哦,居然有圖紙?”李世民輕疑一聲。
他原以為這種精妙且複雜的工具,是公輸傳人所製,輾轉流入了天工坊,而後被陳寧發現,才在平康坊大火中派上了用場。
沒想到居然還有圖紙!
那肯定是天工坊的新研究。
想到這兒,李世民一邊拿過圖紙,一邊笑著讚賞道:“長孫世家建立的天工坊真是不錯,居然能研製出如此神器。房相,同朕一起看看,這能噴水的木車,究竟有多奇妙?”
房玄齡對前幾日的大火也略有耳聞,自然也很好奇那能噴出幾丈遠的水車。
便同李世民一起走向龍案,笑著對長孫無忌恭維道:“天工坊能做出此等滅火神器,離不開齊國公的禦下有方啊。”
“陛下,房中書,不要誤會。”
長孫無忌苦笑著說道:“這神器並非天工坊所製,而是平康坊巡查隊陳寧提供圖紙,讓天工坊製作的。”
“哦對了,那木車名叫水龍車,陛下和房中書一看圖紙便知。”
“陳寧提供的圖紙?”
李世民聞言驚詫,沒想到皇後真的猜中了,這居然又是陳寧的奇思妙想。
李世民將圖紙鋪平,放在龍案上,和房玄齡一同觀看。
“嘶!”
二人同時陳吸一口冷氣。
這圖紙居然畫的如此細致!
尺寸、材料、以及製作細節都有詳細描述,按著這張圖紙,隻要工具、材料齊全,手藝熟練的工匠,都能做出來這水龍車。
李世民細細翻看著。
被水龍車複雜的壓水裝置、和精妙的水龍柱設計為之震撼。
“真是妙啊!有此神器,大唐百姓再也不用擔心火患了!”
李世民看完這些圖紙後,激動的高聲讚歎道。
房玄齡同樣非常激動,直言道:“陛下,此車的製作費用並不高,有經驗的工坊都可以按圖製作。臣建議可以將水龍車推行到各州縣,便再也不懼火患了。”
“房相言之有理,此事便交給輔機去辦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轉手交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世家門下有天工坊和規模極大的冶鐵坊,推行此事更有效率。
長孫無忌立馬領命,同時諫言道:“陛下,此圖紙乃是平康坊巡查隊陳寧提供的,是否要對其論功行賞?”
房玄齡聞言也跟著說道:“如果此物當真是一個巡查隊士卒設計的,那做士卒也太可惜了。臣建議將其調往工部,以發揮更大的才能!”
李世民呢喃一聲:“陳寧嗎?”
先有硝鹽提煉之法,後有神器製作圖紙,這個陳寧確實令人意外。李世民早就派人調查過陳寧的過往,他的確是個孤兒。
究竟是驚世之才,還是師承高人,居然折騰出這麼多名堂?
“此人不僅有恪物之才,更是執法如山、不懼權貴,所以朕已有決斷,升其為右武衛旅帥,整頓西市。”
李世民最終還是向左右兩位肱股之臣攤牌了。
“西市?”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震驚之色。
陛下想對世家出手了!
自打玄武門事變,新皇登基,整頓朝堂,兩年間換掉了大半老臣。法場的血漬還沒洗淨,陛下又要對五姓七望的世家動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