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西門口,北門口西門口,北門口
歐陽偉慶

話說新時期彭澤文學

—寫在《西門口,北門口》出版之際

蔡勳

己亥年初,紅日東升,彭澤縣文聯主席吳問根偕同縣文學創作協會主席歐陽偉慶專程來到市文聯,彭澤文學人形成共識,將出版一部彭澤新時期原創文學作品專集。

彭澤縣文學創作協會成立以來,文學隊伍快速壯大,一大批民間寫手進入主流文學視野,《彭澤文學》這片厚實肥沃的園地,飛花吐豔,翰墨飄香,一篇篇原創力作雨後春筍一般呈現在我們麵前,記錄龍城曆史變遷,反映時代社會新貌,代言人民群眾心聲,為龍城的跨越發展提供精神動力。而今,眾人拾柴,火焰正高,著力推出一部三十餘人作品集,不失一件美雅之事。

編委會把這部文集命名為《西門口,北門口》,我琢磨許久,不解其意,請教得知:西門、北門乃是龍城古地名,緣江而築,兩門相距三裏,曆史上曾經繁華一時,乃集散勝地,取此名,料是拾掇記憶、追懷過往、叩問滄桑歲月之意趣爾。據彭澤縣地方史料記載,清代九江唯一的文狀元汪鳴相就出生於斯,由此揣推,文脈相傳,薪火不息,彭澤文風之昌盛由來久矣。

說起彭澤,除文狀元汪鳴相,還有兩位文化名人與彭澤相關,一是斷案如神的狄公狄仁傑,被一代女皇武則天尊為“狄閣老”,“閣老走了,整個朝堂空了”,而今,狄公祠堂猶在,給後人以審時度勢、曲直分明之教誨;二是日益為世人所尊崇的文學大家陶淵明,因在彭澤為官八十餘日,被尊為“陶彭澤”。陶公生平愛酒,借以酒力,通達神祇,對生死名利、榮辱得失、皇朝更迭等超拔思考,留下千秋美談。陶公創田園詩派先河,其質木詩文,日益為學林之人所求證、所詮釋、所推崇。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之節度,更是天下清望之士的懿範。陶之思想和精神氣場,必為後世彭澤兒女所追懷、所傳唱。我觀彭澤,時有奇異之人,一半酒氣,一半文氣,陳離、劉偉林、張小硯、歐陽偉慶等,皆中國文壇不俗之輩。

彭澤有山,名“帽子山”,蓋以形狀之,帽子山底,據探測蘊含巨萬核能,一旦開發,或將氣壯山河、名動天下。彭澤的文學能量,亦如這帽子山一般,含而不露,壯而不威,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豐蘊其內,洪波湧浪,斷然不可低估!

翻開這部作品集,創作題材豐富多彩,百花齊放;作品思想比較成熟,新人輩出。文眼詩題,字裏行間,透散出作家內心深處的堅守,對精神世界的朝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短篇小說和小小說,擷取生活中一些片斷,在有限的時空內,把各種衝突表現出來,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有典型意義的人物,謀篇布局、結構故事、刻畫人物、表現手法、小說語感等方麵,都值得肯定。散文易寫難工,難就難在散文的思考深度與生活寬度。散文篇目裏,我讀到不少關於生命疼痛的文字表達,一些作品明顯受到徽派文化的影響,有自覺的創新融合和精神提煉,令人欣喜。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好的詩歌應該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靈動的語感節奏、厚實的生命情感。品讀詩歌作品,時有怦然心動。

這部作品集的出版,是對彭澤文學新時期創作成果的一次檢閱,更是對未來文學攀登高峰的激勵和動員。除了盤點,更有延續和傳承。希望彭澤的文學人,繼續深入生活,不忘文學初心,用如椽之筆,用鼎力之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繁榮地方文化、服務彭澤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做出應有的努力。

(作者係九江市作家協會主席)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