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刪詩,降“王”為國風,此陋儒之說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劄觀樂於魯,已為之歌“王”矣。孔子至哀十一年始自衛反魯,樂正《雅》《頌》得所。今按,《王風》十篇,惟《黍離》似箕子《麥秀》之歌,故以為大夫閔周之作。其他既無宴享聘問之文,亦不見亡國之感,則不過因其地所采之詩,故冠之以“王”,無所謂升降也。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