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周磬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歎,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蓋以《韓詩》解“”為父母迫饑寒之憂,辭家為祿仕故也。意是汝旁之國,有家貧親老之君子,仕於商紂之朝,知國事之日非,見伐木於汝水側者,動良禽擇木之思。“君子”,謂文王也。“既見”“未見”,皆擬議之辭。既知其終不可見,故雖勞苦憔悴,猶私幸得近其父母,以遂其孝養之願。而說《詩》者必以為婦人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