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儒林外史》創作
《外史》卻成不朽史儒道互補安精神
清乾隆三年(1738)至乾隆十四年(1749)
吳敬梓三十八至四十九歲
傳論
一、“三不朽”的傳統理想
吳敬梓這個不安的靈魂,自小誌存高遠,從來沒有停止過人生的探索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努力。物質生命有限而無法久存,精神生命卻無限而可以久傳。死後傳留物質不如傳留精神,前者易腐,後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續?我們的祖先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什麼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