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美者,或在其性,或在其象。有象不美而性美者;有性不美而象美者。孟子有言:“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其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此尊性美者也,然非至美。至美者,必性與象皆美;象之美,可以觀察而得,性之美,以感覺而得,其道與德有時合而為一。故美學與道德,如孿生之兄弟也。美術上之二大派,曰理想,曰寫實。寫實主義重象。理想派則另立意境,惟以當時境物,供其假借使用而已。但所謂假借使用物象,則其不滿所誌,非不能工,不求工也。故超然卓絕。若不能逼寫,則識必不能及於物象以上,之外,亦托體曰寫意,其愚彌可哂也。昧者不察之,故理想派滋多流弊。今日之歐洲亦然。中國自明即然,今日乃特甚,其弊竟至藝人並觀察亦不精確,其手之不從心,無待言矣。故欲振中國之藝術,必須重倡吾國美術之古典主義,如尊宋人尚繁密平等,畫材不專上山水。欲救目前之弊,必采歐洲之寫實主義,如荷蘭人體物之精,法國庫爾貝、米勒、勒班習,德國萊柏爾等,構境之雅。美術品貴精貴工,貴滿貴足,寫實之功成於是。吾國之理想派,乃能大放光明於世界,因吾國五千年來之神話、之曆史、之詩歌,蘊藏無盡。
本文為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徐悲鴻在上海開洛公司電台發表的講演辭,原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九日上海《時報》,題為《徐悲鴻用無線電演說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