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萬裏長江邊上的一座小城,
沒有重慶、武漢、南京、上海那麼繁華。
這裏是千裏京九線上的一個小站,
沒有北京、南昌、深圳、香港那麼嘈雜。
九江,一座江南小城,
有著兩千多年的曆史,
有著讓人心馳神往的綠水青山,
有著讓人難以忘懷的悠長文脈。
陶淵明的家就在這裏,
這個彭澤縣令不願為五鬥米折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於是有了我們共同的理想王國——桃花源。
李白來到了九江,
他是被美麗的廬山風光吸引來的。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歌頌廬山的美妙詩篇。
白居易來這裏任江州司馬,
帶著被貶謫的無限惆悵。
巧遇“同是天涯淪落人”,
琵琶一曲千古催人淚。
蘇東坡也來到九江,
因為這裏有他的好朋友黃庭堅。
他發現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他還探尋了石鐘山名字的由來。
朱熹也來到九江,
他來這裏任南康軍治。
他創辦了白鹿洞書院,
要讓理學的光芒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仕子。
我漫步,冥思苦想。
為什麼這麼多的文化名人都這樣眷顧九江?
一個江南小城能屢屢處在中華文化的巔峰,
讓人們頂禮膜拜。
我站在琵琶亭上,
望著滾滾的江水東去,
聽著風馳的列車奔來,
念天地之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