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琳
放在我麵前的是我外公寫的一本散文集《咖啡心語》。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外公竟然要我為此書作。《紅樓夢》中有個經典場麵:黛玉偷聽到寶玉與史湘雲的對話後又驚,又喜,又悲,又歎。而我聽聞外公有著作即將出版,要我作序時,也是這種複雜的心情。驚的是我竟能有如此殊榮為此書作序;喜的是外公的所思所想終於能為大眾所知;悲的是自己涉世尚淺,囿於閱曆和思想認識水平,恐難勝任,生怕辜負了外公的一番心意;歎的是外公多年以來能夠一如既往地保持對生活的熱愛,筆耕不輟,令人佩服。
感慨之餘,細細翻閱本書,好似白居易筆下晚來天欲雪之時,有綠蟻新醅酒為飲,紅泥小火爐為伴,與三兩知己圍爐漫話之感。外公用文字告訴讀者們煙火氣在一蔬一食、一物一景之中,流溢在每一個尋常的輕描淡寫裏,閃爍在每一個溫柔的細枝末節裏。隻要以一顆澄澈平和的心觀察世界,記錄生活,隨遇而安,於草木光陰裏表深情,於山河遠闊中知樂趣,就能發現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美。認真對待,己心溫暖則世間溫暖,山河長在,萬物可愛。
讀此書,很難不陷入我童年與外公外婆在莊前庭院生活的記憶之中。都說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幸運的人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幸運的是我屬於後者。於我而言,莊前庭院的存在,一如《百年孤獨》裏的馬孔多,《白鹿原》裏的白鹿原,《江南三部曲》裏的花家舍。桑竹美池,涉步成趣;黃發垂髫,怡然自樂;春陽召我以煙景,秋霜遺我以菊蟹,天地圓融,四時無礙。每當春和景明、細雨如酥、桃李爭豔之時,連蜜蜂都會迷了路。而我想這不僅僅是我與外公朝思暮想的故土,也是心中永久存續的文化輪廓。正是這段過往,讓我從外公身上學會品味生命之道,在爭做“人間百姓仰頭看”的尚德之人之餘,不忘做生活趣事的抒情客。人生仿佛一首精致的絕句或一曲歡快的歌謠,我們要活出瀟灑與浪漫。時光知味,歲月沉香,這一路山長水闊,隻願矢誌不忘初心。
記得《左傳》曾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回想外公在世人麵前的形象,一直是不苟言笑、嚴謹理性的教授,又或是琴棋書畫樣樣涉獵的高雅之人。而在我心裏,除去這些,他也不過是一個愛開玩笑、愛熱鬧、愛下廚的老頑童,更是喜愛花花草草、寫寫記記,每日漫步於自己的烏托邦的內心溫柔之人。我想,讀完此書,走進他的精神園地,看一看他的耕耘,或許你們應該會和我一樣,對人生有一些新的思考,活出一個更精彩的自己!
最後鬥膽以外公的視角作詩一首來總結此書:我有一壺酒,還有滿腹文。與君共笑飲,撣盡心中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