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見到奶奶來了,立刻衝上去掀翻了我手裏的雞湯!
又衝著我喊:
“你怎麼能喝她的湯!
從前生你的時候,一看見你是個女的,你奶奶的臉色頓時下來了!
這些,說了多少遍,你都忘了?”
我的手被燙紅了一片,疼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可現在,一道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這女主本質上就是拿孩子當槍使!
她自己不敢和婆婆起衝突,卻唆使幾歲的孩子去給她當嘴替,指望孩子保護她!
這樣,她既能積累道德資本,又能顯示自己識大體!”
很快,這條讀者評論也就淹沒在了反對聲裏。
可我卻一個機靈:
是啊,好像正是這樣!
所以,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為了討好媽媽去罵奶奶。
而是死死地盯著她!
“媽媽,你對奶奶不滿為什麼不敢直接說。”
“反而驅使我一個幾歲的孩子為你衝鋒陷陣?”
話音剛落,心中的念頭自然消退。
從前,我總認為自己對不起媽媽,沒能保護好媽媽。
現在,我眼睜睜地看著媽媽頭頂的“悔恨值”消退了一大截!
媽媽一看,頓時尖叫起來:
“你這小崽子,竟然敢指責你媽了!”
後麵這句話估計是為了拉讀者憐憫。
果然,讀者開始紛紛說:
“對啊,能把這些討債鬼養大就不容易,他們卻不體會我們的不容易!”
“孩子不就是應該無條件共情媽媽嗎?女兒不就是小棉襖嗎?
不然要你有什麼用,就應該掐死!”
我聽得渾身發冷。
這些自詡“窩囊”“憋屈”“道德完美”的讀者。
怎麼麵對更弱小的孩子的時候,就化身喊打喊殺?
看來,她們也並非真的善良。
隻是因為懦弱不敢反抗真正壓迫她們的人,不得不妥協,給自己加上道德人設!
我心中不禁疑惑起來:
這就是所謂的“大女主”嗎?
可若真的是大女主,怎麼隻敢發泄到孩子身上?
正在這時,我爸回來了。
看見我媽正跟我奶奶吵架。
馬上衝過來推了一把我媽:
“你跟我媽說什麼呢?”
媽媽委委屈屈:
“你媽非要來咱家攪和,還給綿綿燉雞湯!
好像是我苛待了孩子,就缺她那一碗破雞湯一樣!”
媽媽既自傲,又自卑。
她生怕別人對我稍微有一點好,因為那樣,就能顯示出她對我有多麼差勁了。
我爸則壓根沒聽我媽在說什麼。
他仿佛觸發了什麼關鍵詞一樣:
“那是我媽!!
你怎麼能這麼跟我媽說話?”
我聽著他們吵成一團,縮在角落裏。
聽著讀者和係統的聲音交錯嘈雜。
原來,盡管我生活的世界是一本架構出來的小說。
但作者連夢都不敢夢個大的!
因此,我的爸爸不是什麼富豪貴公子,隻是一個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後來留校做了大學老師。
即使如此,祂也隻敢讓媽媽在受了許多虐後得到婚姻作為“補償”!
我無法像其他小說裏的孩子一樣,隻要討好爸爸就能得到優渥的生活。
奶奶也並不真心疼愛我。
我的家裏,簡直是全員惡人!
我幾乎絕望了,張大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