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網上無意中看到看一篇帖子:“給閨女安排的生活費,希望她的孝心能夠滿勤”。
應該是某個大一新生的家長發的,還附上了一個詳細的表格。
“每個月基本生活費500元,早晚問候父母一天給0元,一共300元,滿勤孝心獎勵200元。每個月合計1000元。”
按照這個標準,孩子在學校可能連飯都吃不飽。
即使被網友們罵得狗血淋頭,發帖人依然很固執。
“我女兒不爭氣,就上了一個普通的本科,這些生活費已經綽綽有餘了!我們是為了培養她勤儉節約的品質和理財的能力!”
我默默吃瓜,並心疼了這個同學三秒鐘。
可等大一開學我才發現,小醜竟是我自己!
......
大一開學,我看著手機裏爸媽轉來的500塊生活費,還有一個關於每個月生活費的領取指標表,陷入了沉思。
一切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突然想起來,這不是跟我前幾天在網上刷到的帖子一模一樣嘛!
“每個月基本生活費500元,早晚問候父母一天給10元,一共300元,滿勤孝心獎勵200元。每個月合計1000元。”
一樣的金額,一樣的指標,甚至連爸媽說的話都一模一樣。
當時,我抱著吃瓜的心態,看完了所有的評論。
大家在評論裏吵得不可開交,大多數都是指責發帖人太過分的。
“還滿勤孝心獎勵,領養的嗎?但凡是自己親生的,都做不出來這種事!”
“有的家長還在這兒沾沾自喜呢,等女兒被黃毛騙走就老實了。”
“天啦嚕,這要是哪個月忘了給皇阿瑪和皇額娘請安,500塊孩子都在外麵餓死啦!誰來告訴他,大清早亡啦!”
“父母賺錢也不容易,供你們吃供你們穿就不錯了,怎麼一個個的還挑上了?自己有本事賺錢嗎就來這裏指責父母?”
“有點道德綁架的感覺,關愛父母不應該與金錢掛鉤,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建議直接給500就行【狗頭】。”
即使被大多數網友指責,發帖人依然堅持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甚至得意洋洋地說自己還要把教育經驗分享給親戚朋友和有需要的網友。
“等你們當父母就知道了,做爸媽的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和理財能力,會付出多少心血。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雖說500塊錢就要培養出孩子的理財能力有點離譜,而且這點錢孩子在學校可能連飯都吃不飽。
但我也沒細想,畢竟這是別人的家事。
隻覺得這可能是某個貧困家庭的家長發的,並默默心疼了這個同學三秒鐘。
當然,我更是一點兒沒往自己身上想。
畢竟我爸媽都有工作,家裏在本市還有兩套房。
我家的生活雖然說不上富裕,但給我足夠的生活費讓我吃飽飯是肯定沒問題的。
不管怎麼說,我家怎麼看都不像是家庭困難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