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5章

崇禎皇帝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一塵不染的東西的。黑白之間的界限,從來也都隻是模糊的。可崇禎似乎是個完美主義者,凡事總想著追求完美。這是他性格的短板,作為一個君王,這幾乎是致命的。

朱興明的這番話,著實把崇禎皇帝驚得目瞪口呆。

就連周皇後的臉上,也是滿是驚恐。誰能想到,一個12歲的孩子,居然能把一切看的如此透徹。

周皇後畢竟還是覺得不對勁兒,他再次拽過朱興明:“皇兒,跟娘說說。你到底遇到了什麼樣的機遇?你怎麼變的如此古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娘好像一點都不認識你了。皇兒啊,你莫要嚇唬娘。”

確實,這兩個多月來朱興明的變化太大了,完全就是前後判若兩人。

一個人性格的改變或許一時能瞞得的過旁人,可是身邊的人、尤其是親人,他們無論如何你是瞞不過的。

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你和以前完全不一樣,這也怪不得周皇後和崇禎皇帝一直在懷疑朱興明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對於這件事,朱興明隻好盡量的糊弄。還是那句話,成祖皇帝托夢。反正把一切他們懷疑的事兒,所有無法解釋的事情,全部推給自己的老祖宗就對了。

“回母後,兒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自從那次去過太廟,兒臣見了成祖皇帝的畫像之後,都會經常的夢見成祖皇帝。成祖皇帝教給了兒臣許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兒臣突然就覺得茅塞頓開,忽然就聰明了起來。大腦裏就變得清晰,許多以前不知道也不懂的道理現在全都明白了。”

天呐!難道真的是祖宗在天有靈,保佑我後世子孫嗎,這一切都太過匪夷所思了。

崇禎終於重新燃起了希望,或許我大明列祖列宗實在看不下去了,畢竟崇禎皇帝確實夠倒黴的了。

有多倒黴呢,自崇禎皇帝上台以來,這天災人禍就沒有斷過。

曆史上著名的崇禎大旱指發生在崇禎十年到崇禎十六年間的一場特大旱災。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五百年所未見。

整個大明王朝南、北相繼遭受嚴重旱災。幹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五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

其中以崇禎十三年幹旱最為猖獗,幹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崇禎十三年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災害之重,涉及之廣在曆史上都是極其罕見。

陝西地方誌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也就是說,自崇禎繼位時天災出現,一直到崇禎吊死煤山基本沒停過。

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好不容易躲過旱災,瘟疫又出來了。

有人說明亡於東林,有人說明亡於天災。還有人說明亡於氣數,其實不管是那種解釋,綜合起來才是大明亡國的原因之一。

就這麼個倒黴的時代,被崇禎皇帝給攤上了。這讓他怎麼能不憤怒,怎麼能不絕望。

這簡直就是上天在跟自己的開的一個大玩笑,老天爺就是看大明不順眼啊。

如今列祖列宗終於看不下去了,太欺負人了。於是,成祖皇帝托夢給了朱興明......

崇禎信了:“該查誰、該辦誰你們盡管去做,朕許錦衣衛先斬後奏職權。誰敢攔著你們,格殺勿論。”

朱興明的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他等的就是崇禎的這句話。先斬後奏,皇權特許。接下來,就活該陳演他們三個倒黴蛋,活該倒黴了!

朱興明這一番看似扯淡的解釋,崇禎皇帝和周皇後卻是深信不疑。崇禎甚至決定,該日要去太廟祭祖,感謝祖宗的保佑。

得到了崇禎皇帝的默許,朱興明終於可以放手大幹了。駱養性早已經拿到了陳演、魏藻德還有王之心這三個狗官貪贓枉法的證據。

接下來,隻要命令錦衣衛去查抄他們的家。再將這三個狗官貪贓枉法的證據公諸於世,徹底打壓一下東林黨人的囂張氣焰。

讓這些東林臣子們知道,沒有了魏忠賢。還有我們錦衣衛。從今而後,我們錦衣衛就是你們的克星。

實際上,駱養性已經把錦衣衛撒出去了。發了俸祿的錦衣衛辦事加倍的賣力,為什麼,辦了案子有獎金啊。

太子殿下不是說了麼,盯緊禮部左侍郎陳演、翰林院修撰魏藻德,還有東廠提督王之心。

這三個家夥,凡事與他們來往關係密切的官員,全部拿小本本記下來。

同時,在暗中搜查這三人的貪腐證據以及在京城置辦的家產。

不得不佩服錦衣衛的辦案效率,隻要錦衣衛肯查,就沒有查不到的東西。

把腰牌一亮,你招是不招。不招沒關係,跟爺走一趟,去詔獄請你喝茶。

詔獄是什麼地方,站著進來躺著出去。據說你就是偷了隔壁鄰居家的一棵蔥,你也得乖乖的招出來。

朱興明決定盡快對這三人動手,不過動手之前,他還是想去慈寧宮看看那些糧食作物種的怎麼樣了。

朱興明叫上身邊的狗腿子太監來福,主仆二人往慈寧宮走去。

來福有些孱,因為前一秒他剛被崇禎和周皇後叫去問話,差點嚇尿了褲子。

“福伴伴,你快一點,你是烏龜麼!你個王八蛋,不會給給我糊弄了吧。”朱興明怒而回頭。

來福慌忙跟了上去:“殿下明鑒,奴婢都是按照您的吩咐,把花兒都拔了,種子都種了上去的。”

“那你墨跡個毛線,快點走。”

來福也覺得這太子殿下變了,變得暴躁易怒,變得讓人捉摸不定。

到了慈寧宮,沒想到這來福還真是一把種地的好手。

慈寧宮花園的臨溪亭和鹹若館外,有占地六七畝的土地,都被來福帶人整成了耕地。

按照朱興明的吩咐,也全都種上了各種農作物。看到這片農田的那一刻,朱興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福伴伴,看不出你還是一把種地的好手。

來福把耕地弄成這個樣子,確實是種地的好手。大塊的土坷垃全都弄碎,耕地平整莊稼長勢喜人。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