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隻有春天隻有春天
李栓成

自序

某熟人直爽勸我:“老兄,也選棵參天大樹寫寫嘛,別老弄些豆腐塊,收集成書也一副擺地攤樣子,你不覺得沒意思嗎?”

我笑笑道:“不覺得!因為沒意思本身就是個意思。”

針鋒相對,寸步不讓,隻因心內窩憋:掏心窩子說,身為一位願終生獻身文學創作的作者,連做夢都想捧出震撼人心的巨著,一鳴驚人!但久居深山小縣,平時所見所聞皆市井生活,同事鄰居多為市井小人物。雖說市井生活裏亦有拍案驚奇,照樣警世醒世,但個頭塊頭在那兒放著,寫了發了豈不豆腐塊樣子?收集成書豈不活靈活現擺地攤景況?我的老天爺,以上種種,本人已夠自慚、窩氣、難受啦,所以凡聽到譏諷,我能饒他嗎?

不久,幾年前出版的散文集《小城裏的世界》居然獲獎,《海外文摘》編輯部即組織在京二十餘位專家對此書召開研討會。著名作家葉延濱、蔣建偉,及著名評論家葉建新、魏建軍等紛紛發言,解析評價作品,為我出謀劃策,鼓勵建議,情同兄妹。一直是我心中偶像的大作家、大詩人葉延濱一針見血地講:“市井小人物散文作為中華傳統散文的一部分,曆來被蒲鬆齡這樣的大文學家喜愛,乃至後來創作了‘筆記體’小說。散文也應該有‘筆記體’一類,我認為從文本創作上更容易被讀者接受。李栓成的散文不僅有新聞類語言充斥其中,更有‘筆記體’的創作傾向,這就看作者以後如何處理二者的關係了,建議他多讀讀此類寫法的經典詩文……”

著名作家、《散文選刊》主編蔣建偉又對我致力描寫市井小人物的散文進行了具體評價及鼓勵,推心置腹,暖人心田。

眾位專家的發言使我興奮激動,很快治愈了心被“豆腐塊”“擺地攤”刺破之傷。

今後如何發展?苦思之時忽然想到與我形影不離的手機,便幾乎每晚在手機上寫篇筆記散文,記述所遇奇事奇言,斟酌後群發,再傾聽幾百位網友的反響。

書內的筆記散文全選自我的微信,且原汁原味。其中不僅多為豆腐塊,還新添不少豆腐絲類,為我“擺地攤”增加了新品種。

從微信看小城會是另一種感受。每天的微信筆記散文使我思維更為活躍,又提升境界,修身養性。流水不腐啊,雖年紀早過六十,我卻從沒想過已老,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真的。

····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