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河南洛陽人。詩人,譯者。複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洛陽文學院簽約作家。已公開發表詩作與譯作百餘首,現為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客座講師。
薑罐
他整日和器皿生活在一起
最終變成了器皿
空無一物卻是滿的
他說,不要光
讓風景剝離光線
賦予的意義
事物上落了灰
一連串爬行的符號
必須破壞鎏金術
才能看到活著的紋理
永恒是舊編碼
而非新秩序
妻子有一天會發現
孤獨和清晨同樣遼闊
若非用盡生命在愛
那就停止
手中的針線吧
在露水中穿上鮮花
與盔甲、肉身失重飛行
並不意味著
那是個空洞的人
他走來,經過必經的
突然置身事外
假的,他想
雨打濕額頭是假的
但感覺是真的
夜晚是假的
光線沿山腰一點點切碎
黃金是真的
好,那就扯平了
山頂遊樂場
弟弟寫信給我
孩子們得了百日咳
我答應寄一座山
給他們,穀物成熟時
世界空了
就能找到月亮和蛇
但千萬要小心
他們會進入自己的章節
在山頂發現
那座遊樂場沉浸於
時間的頹唐,十二匹
木馬圍繞著
每個人的兵荒
孩子們手中有兩張牌
“小醜”和“傻子”
告訴他們
馬戲團就要離開了
艱難的部分
這是一首無法完成的詩
十二月是其中艱難的
部分,這使它比自身更難
且諱莫如深
像多出來的手指
魚卵和細砂
隻能讓它們從空中滑落
弧線優美
偏執。居於此地多年
城市與鄉村的和解最終
走向了喜劇,一紙婚約,四麵環山
建築工地在景深中消失
陽光照著不毛之山,將貧窮
照得堅忍璀璨
我們對它愛得不夠
才會一無所有吧
若言盡於此,生命亦將逝去
我已丟失車馬和靈魂
終於歸來,卻無法返回
黑夜付諸流水,而黎明將至
鴉群和慶典將至
我還是決定帶著殘缺的手
去營生
讓這首詩完成自己
以上選自《揚子江詩刊》2020年第1期
南山以北
雨突然落下,打濕
塵埃前,他感到不安
在與詞語的日常角鬥中
意義變形
隱遁,偶有灰色雲圖升起
形成發亮的中心
這一切後麵
我們稱為生活的
絲絨或碎屑上
滾動著無數大寫的
零。雨後從鎮上出發
經過皮革工廠,雪白牆身
有孤僻的形狀
山腳下是年輕的麥田
幾棵椴木向午後
傾斜著,和野蓧麥在一起的
那段時間
他於虎狼中辨認出象形文字
窮孩子對世界的愛
多像冬日斜掠過山坡的
驚鴻一瞥
六月鵪鶉
六月的世界
每個人都在落葉
每棵樹都在生長
兩隻鵪鶉不飲
不啄,談及來生
“如果有的話
歌唱生活
就是我的生活。”
“為了歌唱
須變成啞巴;
為了行走
須變成蠹魚,逃離
明代的畫及人類描摹。”
可人呢?
良辰美景,必有
所失,“為了成為我
須成為它。”
送牛奶的人
送牛奶的人於深夜抵達
三輪車軋過必經之途
必有星辰
墜落,天網恢恢
物美價廉
他和妻兒及一堆
空瓶子,執迷於透明易碎的哲學
沒人看見碎片
高懸,人生邊界及其消弭
月亮被描摹得
那麼圓,有點兒像刺蝟
而牛奶的新鮮
約等於生活的真
秋天來了,狼來了
人們騎馬經過世間
有一種時時瀕臨破滅的善
讓人心生敬畏
李黎
在天橋下遇見的姑娘,我願意
稱她為李黎
和我在菜市遇見的
是同一個人
步伐準確,膚色時而更流轉些
那要看路況和實價
幻象降臨時她比本人更優美
辭令優美。心跳優美。而氣候宜人
很難說李黎
是所有人青黃不接的歲月
因為時間的臉上有一種
斷章取義,但我了解她的身世
她用披風把自己裹起來
僅露出細而瘦長的爪
我看見她河流底部幹淨的泥沙
礫石細致地
切割著肉體、鳥及安全島
她向後遊動
紅燈亮了,李黎遇上一場車禍
其實呢
也許是我在與春天遭遇
以上選自《綠洲》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