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鳧水,是在黃河大堤下的一條支流裏。到中年才明白,少年逃學是向黃河學習一種方式,無論仰泳或狗刨,也是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父親後來“疏導”,教我鳧水。
鳧水是土語,這詞很少用了,如今統稱“遊泳”。至今你沒聽說“世界奧運會鳧水比賽”吧?有一年,詩人瘂弦從台灣來信,寫到“鳧水”一詞,並特加注釋。我頓生親切,因為逃學時都說鳧水不說遊泳,老師批評時也說鳧水不說遊泳。
臨江的曉青說
未解鎖章節
想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 APP 解鎖更多精彩章節
掃碼或復製鏈接到手機瀏覽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