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鯉魚拐彎兒鯉魚拐彎兒
馮傑

5 田菁的驚險

每到秋天來臨,在大堤兩岸,附近村民拉著一車一車的田菁稈走過。田菁蓬鬆,車子像一隻巨大的綠色刺蝟。有時夜半街上還響起車輪聲。

田菁稈是我見過最高的植物,高達三四米。莖綠色,有時帶褐色、紅色,上麵有不明顯的淡綠色線紋。折斷的田菁會流出白色黏液,一路彌漫著青氣。

我有許多知識得益於父親那本厚厚的新詞典。知道田菁為豆科,田菁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多為草本、灌木,少有小喬木,又叫作堿菁、澇豆。原產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以福建、台灣、廣東種植最早,逐漸北移至江淮流域,現北方各地也有栽培。

可它究竟是哪一年蔓延到北中原黃河段的?

父親帶我到黃河邊馬寨碼頭拉煤時,看到過漫無邊際的田菁。因為東南風緣故,黃河灘田菁叢裏,經常落有從寶島飄過來的宣傳標語。田振河當年跟他爸割田菁就撿到一張。

這些年黃河兩岸一直在學習焦裕祿精神,我由泡桐聯想到田菁。田菁喜溫暖氣候,抗旱、抗病蟲能力強,有很強耐鹽、耐澇、耐瘠能力,是改良鹽堿地的先鋒作物。我會自然地想到對岸焦裕祿栽的泡桐。

隻是田菁屬草本,多是壓青用作綠肥,配合其他飼料喂牛、羊或打漿喂豬。

提起田菁,還要說到一個叫張連友的民兵。1977 年 5 月的一天,黃河灘區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大作。西北風刮得天昏地暗,滿天冰雹瞬間傾瀉而下。氣溫急劇下降,本來悶熱的初夏天氣,霎時變得寒氣逼人。三十多度高溫忽然降到零下,熱冷相激。

長垣段黃河灘最寬,是典型的“豆腐腰”,南北長二十公裏,東西寬十公裏,黃河灘荒無人煙。正在這裏割田菁的一百多人被突如其來的冰雹砸蒙了。人們穿著單衣,有的光著膀子,凍得發抖的人踏著泥濘,拚命向灘外拉車轉移,隻有機靈者才棄車而逃。

複員到家鄉蘆崗的張連友也在灘上割田菁,拉著他侄女、外甥一步一滑向前挪動。迎麵橫著一條水溝,他把兩個孩子送過溝:“你們快往壩上去,灘裏還有好多人,我得拉他們一把。”

他頂著暴風雨返回灘裏。遇見父女倆推車過溝,怎麼用力也推不過,張連友扛著車幫他們過溝。又向灘內去,幫助運走四五個人。

張連友最後消失在灘裏的暴風雨中。下午公社人員趕到河灘搶救遇險群眾時,才發現張連友臥在河灘水溝邊,兩側臥著被他搶救的兩個孩子,三人緊挨,身體已凍僵。

1982 年我到蘆崗營業所當信貸員,在鄉文化站裏,看到有一間以張連友命名的圖書館,省軍區贈送兩櫃子書,多數是

《 毛澤東選集 》。

我在縣城中藥店見到“決明子”,我說咋是田菁籽,我太太說有人常把田菁籽當成決明子,冒充中藥。決明、田菁兩種植物種子相似,容易混淆,決明子降血壓,田菁籽本身無藥用價值,黃河灘上的驢子喜歡。

才知道我吃的中藥有時也是假的,隻是後來病也一樣好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