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夫高中的消息傳來那日,沈家遭了大禍。
我趕回來時,沈家已血流成河。
曾經救了我的沈家父母,屍體被砍得七零八落。
我咬緊牙關,撿起落在血裏,刻有鳳紋的令牌,進京尋仇。
入京後卻得知,我的未婚夫早已被太後打斷雙腿,囚成禁臠。
我看向皇宮,攥緊了令牌。
翻出了封存已久的毒。
去殺人,也去救人。
1
沈家出事一年後,我帶著那枚令牌輾轉入京。
茶肆歇腳時,聽見了旁桌儒生的嘲弄聲。
「好好的會元,竟然去當了禁臠,真是吾輩之恥。」
「為了爬上太後娘娘的床,連殿試都放棄了。也是,把太後娘娘伺候好,什麼得不到。」
「這個沈彥書,要真有骨氣,就該一頭撞死。」
我捏緊了手中的茶杯,沒想到會這樣得到沈彥書的消息。
一年前,沈彥書入京趕考。
繼案首,解元後他又一舉奪魁,成了會元。
消息傳入沈家,沈家上下歡欣鼓舞。
然而當天夜晚,沈家闖進了一批殺手。
他們血洗沈府,我帶著買來的定勝糕回去時,地上全是屍體。
定勝糕撒了一地,我奔向沈家父母的院子。
卻看見沈家父母七零八落的屍體。
我咬著牙,將沈家父母的屍體收殮好。
卻看見,沈府手心裏死死攥著的一枚令牌。
令牌上刻有鳳紋,除了當今皇室,天下沒有人敢用這樣的印記。
埋葬了沈家人後,我踏上尋仇之路。
也尋找著沈彥書的消息。
殿試的名單出來,上麵沒有沈彥書的名字。
他消失了。
如今終於有了他的消息。
可他們說,沈彥書為了前程,甘願雌伏太後身下。
簡直荒唐。
沈彥書若真是貪慕權勢,他又何必數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讀。
他曾說過,他入朝堂,是為了建廣廈千萬,庇天下寒士。
他們給他潑了這樣大的臟水。
這些人說的,我全都不信。
2
初來中原時,我被萬毒穀的仇家追殺。
身上的毒用完了,我奄奄一息地躲在破廟。
沈家一家子進來躲雨,發現了我。
我戒備地握緊了腰間的匕首。
沈母卻哎呀一聲,解了身上的披風給我裹住。
沈父則叫下人趕緊將馬車裏備著的藥丸子拿出來給我吃。
我無措地任沈家人擺弄。
沈彥書一直看著我,最後笑了笑說:「別怕。」
沈家人將我帶回沈家,給我飯吃,給我衣穿。
他們沒問我的過去,隻說從今往後,我有能遮風擋雨的家了。
鬼使神差地,我留了下來。
沈彥書還教我識中原的文字。
說認識了字,受傷時就知道醫館在哪了。
我問他每天這樣看書,不累嗎。
他笑道:「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這樣的沈彥書,怎麼會是那些人口中的趨炎附勢,媚上討好之輩?
他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我要進宮。
為沈家複仇,也要救出沈彥書。
3
跟著宮女走進慈寧宮,我看到跪在地上,被兩個太監圍著的男人。
是沈彥書。
他渾身都是青青紫紫的痕跡,有鞭傷,也有用手指掐出來的淤青。
「不識好歹的東西,太後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氣。」
「你說說你圖什麼呢?你聽話,從此一步登天,這是多少人想求都求不來的。」
「咱家勸你最好乖乖聽話,不然太後娘娘真動了怒,你後悔都來不及。」
沈彥書低垂著頭,一言不發,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一個太監揚手,一巴掌甩在了沈彥書的臉上。
「太後娘娘說了,你什麼時候聽話了,我們什麼時候停手。」
我攥緊了衣袖,壓著所有翻湧上來的痛。
沈彥書是被強迫的。
心裏,隻有一個念頭。
我要讓太後付出代價。
沈家對我恩重如山,沈彥書十年寒窗苦讀。
不該落得這樣的下場。
4
宮女引著我踏進內殿。
我跪在冰冷的地麵上,耳邊是太監折辱沈彥書的聲音。
他們用盡了汙言穢語,想要把風光霽月一般的沈彥書拉下去。
拉到泥濘裏,黏作腳下塵。
太後笑一聲,讓我坐下說話。
我看到一張布滿溝壑的臉。
太後問我,養顏丹是否是真的可以讓她重回青春。
我應是。
幾百種劇毒熬製成的丸藥。
返老還童的同時,也一刻不停地要著服用者的性命。
太後道:「往後你就留下來,哀家保你榮華富貴。」
門外,太監的聲音尖利刺耳。
「隻要你聽話,太後娘娘什麼不能給你。」
我跪下,表示從此願為太後肝腦塗地。
「可你若是欺騙哀家......」
太後聲音輕柔,語音還帶著笑。
「哀家要你的命。」
5
和沈彥書在一起後,我曾發誓再不用毒。
但我現在要撿起它。
養顏丹效果初顯,太後大喜,愈發器重於我。
還專門派了一個小宮女,來照顧我的起居。
我在小宮女這裏打探到,沈彥書寧死不從,被太後關進了暗室。
是夜,我帶著毒,迷了看守暗室宮人的心智。
我進入了暗室。
暗室沒有光亮,我隻能隱約看到沈彥書靠在牆邊的身形。
「泱泱?」
沈彥書撐著牆壁起身,他不可置信地看著我。
「沈彥書,我來了。」
沈彥書身形一動,向我奔赴而來。
他緊緊抱著我,頭埋在我的頸窩,渾身顫抖。
我回抱住他。
「我來救你。」
沈彥書聞言,身子一僵。
他推開我,將我上上下下看了一遍。
「皇宮戒備森嚴,太後心狠手辣,喜怒無常。泱泱,你不要趟這趟渾水。」
沈彥書往後退,拉開和我的距離。
「離開這裏,不要回來。」
門外突然傳來一陣規律的腳步聲。
沈彥書向外看了一眼,神色難得慌亂。
暗室沒有窗戶,隻有一扇門。
此時出去,撞上慈寧宮的人,我必死無疑。
沈彥書將我藏在身後。
「沈彥書,你別怕。」
我躲上了橫梁,沈彥書鬆了一口氣。
太後在簇擁下進了暗室。
吃了養顏丹的太後,此時宛若花信少女。
可脖頸處層層疊疊的皺紋,無一不昭示著她的年歲。
她睨著沈彥書,要他侍寢。
沈彥書緘默著表達拒絕。
「沈彥書,一年了,本宮的耐性也快耗盡了。」
太後伸手鉗住沈彥書的下巴。
沈彥書低低地笑。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他抬頭,眼神清亮。
「太後娘娘,您不會懂的。」
太後怒極反笑。
「哀家心疼你,你卻不識好歹。」
太後鬆了手,沈彥書跌倒在地。
一名手持酒壺的宮人上前,拽著沈彥書的頭發,要將酒壺裏的東西給沈彥書灌進去。
「哀家想要的東西,從來沒有得不到的。」
那酒壺裏的東西,不言而喻。
沈彥書拚著所有力氣打翻了酒壺。
宮人害怕地跪下,太後麵沉如水,沒了剛才的興致。
太後看一眼跪在地上的宮人,冷冷吐出杖斃兩個字。
另一名宮人很快又端上一壺新的。
太後冷冷道:「從今日起,這壺酒就是你唯一能入口的東西。」
宮人放下那壺酒,簇擁著太後又浩浩蕩蕩地離開。
我從橫梁上下來,沈彥書滿身狼狽,喘息著讓我走。
「走,你既然有本事,就離開皇宮。」
他閉上眼,身上的傷口在剛才的掙紮下崩開。
鮮血浸透了衣衫。
他看著我,故作冷漠,眼中都是掙紮。
「泱泱,你走,不要回頭。」
我知道,沈彥書多麼想當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
他曾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筆寫下——望吾血肉落地,為後世人鋪良路;望吾骨成樹,為後繼者撐庇冠。
官職對於某些人來說,是登天梯,是青雲路。
對沈彥書來說,是抱負,是造福百姓的途徑。
我伸手摸向沈彥書的臉。
是太後毀了我們原本的生活。
沒關係,我幫你讓她付出代價。
6
養顏丹效果顯著,破天荒地闔宮大賞。
我也終於被召見。
我又獻上養顏膏,太後抹上,脖頸處的頸紋慢慢變淡。
一時間,我成了太後眼前的紅人,風頭無兩。
得了甜頭的太後,再也離不開養顏丹和養顏膏。
她這時又想起了沈彥書。
宮人將沈彥書帶了上來,
沈彥書跪著,背脊挺直,卻不發一言,也不動作一下。
像一棵不屈的鬆柏。
太後見狀,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狠戾。
「沈彥書,你找死。」
沈彥書不畏不懼。
「臣無畏生死。」
太後臉色驟變。
沈彥書坦坦蕩蕩地閉上了眼。
太後沉著臉,風雨欲來。
門外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
邊跑,還邊大喊道:「太後娘娘,不好了。宮門口二十多位大臣要求重新徹查先帝當年暴斃一事。
「還說,關於先帝的暴斃,要您重新給一個說法。」
7
十幾年前,太後毒死先帝,將自己的兒子扶上皇位。
那一夜宮變,七位皇子,死了五位。
活下來的,隻有當今皇上和一位隻愛遊山玩水的禮王。
我在入宮前找上禮王。
禮王並沒有他表麵上所表現出的雲淡風輕。
他給我安排身份進宮。
我們各取所需。
禮王和我說,隻單單毒死太後太過容易。
一報還一報。
她怎麼對待沈彥書和沈家,自己就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8
太後大概覺得,毒殺先帝,是她的戰績。
她折了先帝的小指骨作為自己的戰利品。
小指骨被藏在她貼身的香囊中。
和她的養顏丹一起放著。
我用毒控製了她身邊的心腹嬤嬤,得知了這一線索。
禮王很快行動起來。
他放出消息,說先帝的死有蹊蹺,和當朝太後恐怕脫不了幹係。
此時宮門口,大概熱鬧得很。
一個老太監趁亂帶著我和沈彥書去了處偏僻的廢棄宮殿。
禮王見到沈彥書,彎著眼睛笑了出來。
「孤記得你,殿試後,孤看過你的卷子。」
沈彥書怔忪。
「以你的才學,當為前三甲。」
二人攀談起來,沈彥書的眼睛越來越亮。
時間差不多,未免太後發覺,沈彥書先回慈寧宮。
禮王和我道:「千秋節宮宴上,皇帝會出麵。」
禮王笑了一下,麵容溫和,眼裏的冰冷卻無法令人忽視。
「聽說蓬萊有仙丹,可長生不老,薑姑娘覺得呢?」
我聽懂了,向禮王保證,千秋節上,我會進獻丹藥。
「事成,我保你和沈彥書一世榮華,得償所願。」
我補上:「若是事情敗露,我可以死,但你要將沈彥書救下。」
他是沈家最後的血脈,他死了,我沒臉去見沈家父母。
禮王深深看了我一眼,應下了。
9
千秋節,一身華貴宮裝的太後端坐高位。
身邊,是心不在焉的皇帝。
出了宮門那檔子事,這個千秋節,眾人心思各異。
就連給太後獻禮都極其敷衍。
太後的臉色越來越沉。
我就是在這時獻上了仙丹。
太後和皇帝的眼神同時一亮。
養顏丹的效果就在太後臉上體現出來。
此時的太後,容顏仿佛花信少女。
珠玉在前,皇帝和太後對我此時獻上的丹藥深信不疑。
仙丹一呈上來,率先動作的是皇帝。
也沒管身邊自己母親的臉色,就讓人將仙丹給自己呈上去。
「皇兒,今日是哀家的壽誕。」
皇帝看一眼太後:「可朕才是天子,這仙丹當然是朕的。」
有察覺異樣的臣子,想站出來提醒皇帝和太後。
禮王的人悄無聲息地將人按了回去。
高台上,皇帝和太後劍張跋扈。
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誘惑,試問誰能抵擋?
最後,皇帝道:「母後,這天下是朕的天下。」
太後強忍著怒火,她最近被群臣死死盯著。
先帝暴斃的事情還沒有完。
太後隻能忍。
可她怎麼能忍呢?
今日千秋,群臣到場,萬朝來賀。
這樣拉下太後的機會,千載難逢。
登聞鼓被敲響的聲音響徹整個皇宮。
太後額上青筋暴起,揮手就將一個茶盞摔在地上。
此舉頓時引發了皇帝不滿。
「母後,你這是做什麼?」
太後冷冷看向皇帝。
「皇兒,你別忘了,這皇位,是誰讓你坐上來的。」
此話一出,皇帝的臉色也變了。
太後要人將敲響登聞鼓的人拖出去斬了。
禮王適時站了出來。
「娘娘,陛下登基乃先帝遺詔,名正言順。登聞鼓響,陛下還未發話,您著什麼急呢?」
皇帝頓時樂不可支,忙叫人將敲響登聞鼓的人領上來。
還給禮王賜了酒。
我站在角落,看著太後眼神中的暴虐越來越重。
沈彥書不急不緩地跟著引領太監上了殿。
太後瞳孔驟縮,大喊:「來人,將這個狂徒拖下去淩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