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綿綿,京郊一處風水寶地上,一場規模不小的葬禮正在進行。
墓前站著不少身著素服的朝中大臣,門外停滿了華貴的轎輦。
這般排場,不亞於當朝重臣的葬禮。
我,林子修,站在故友孫豐年的墓前,心中百感交集。
誰能想到,幾日前還在太醫院中與我話別的發小,如今已長眠於此。
賓客散去後,我獨自佇立墓前。
"孫兄,你到底是何方神聖?這陣仗,我還沒回過神來。"
正欲離去,一頂華貴轎子停在麵前,下來一位錦袍男子。
"請問是林子修先生?"
我點頭應是,心中疑惑。
那人遞上一個錦盒,說:"這是大人遺物,囑咐下葬後交予您。"說完便匆匆離去。
我愈發困惑。那人稱孫兄為"大人"?難道孫兄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身份?
回想起幾日前在太醫院的情景,孫兄緊握我的手,氣若遊絲地說:"子修......賢弟......兄長要走了,我留給你的那些......足夠你安享餘生。"話音剛落,便永遠閉上眼睛。
當時的我,並未在意他的話,隻當是臨終胡言。
畢竟當時什麼都沒留給我。
夜深人靜,我獨坐書房,麵前擺著孫兄的遺物。
滿心期待那安享餘生的動心。
白銀百兩?
不不不,那哪夠安享餘生。
黃金百兩?!
盒子好像沒這麼重......
莫非是千兩銀票!
再也抑製不住那顫抖的心。
連忙打開錦盒,裏麵是一本密封的冊子。
封麵上寫著"萬曆五十年,九月二十五",還有一行小字:"吾孫子修,慎重拆閱。"
我苦笑搖頭,這家夥,臨終還不忘占我便宜。
翻開第一頁,密密麻麻的字跡映入眼簾。
這是......朝中大事記錄?我越看越心驚,其中不乏朝堂秘辛,甚至還有幾位權貴的罪證。
忽然,一個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周弘義。
這不是當朝炙手可熱的權臣嗎?冊子上詳細記載了他的種種劣跡,令人發指。
我猛然想起,孫兄生前曾多次與我談起朝政,每每說到周弘義,總是憤憤不平。
難道......孫兄的死與此人有關?
正當我沉浸在震驚中時,看到最後一句:“皇賞恩賜。”
好個摳門的孫豐年,一分錢都沒留給我!
正當我暗暗怒罵之際,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我慌忙將冊子藏好,抬頭隻見王管家匆匆推門而入。
"少爺,不好了!街上到處在傳,說是周大人要捉拿與孫大人有關的人!"
我心頭一緊,難道周弘義已經察覺到了什麼?
孫兄啊孫兄,你這是把我往絕路上逼呀!
看這情形我不卷入,怕是也深陷泥潭。
"王叔,立即備馬,我們連夜離開京城。"
收拾簡單行囊,我帶著孫兄的遺物,在夜色掩護下悄然離開了居住多年的家。
馬蹄聲中,我暗自下定決心:孫兄,你的遺願,我一定會完成。
周弘義的惡行,終會大白於天下!
那皇賞我拿定了!
離京三日,我們終於抵達江南水鄉。
這裏是我與孫兄的故鄉,也是我們曾經憧憬的桃源之地。
"少爺,我們接下來該往哪去?"王叔問道,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擔憂。
我沉吟片刻,說:"先找個客棧住下,再做打算。"
入住客棧後,我仔細翻閱孫兄留下的賬簿。
令我驚訝的是,在這江南水鄉,竟有不少產業是孫兄名下的。
其中一處名為"醉月樓"的青樓尤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