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蘇氏不過是一家不起眼的外貿小公司,但在我接手後,我不僅開拓了新的客戶群體,還成功引入了多種創新產品的供應鏈。
更令人自豪的是,我親手建立了一個專屬的生產基地,確保了貨源的穩定與質量。
然而,由於公司初創時規模有限,內部錯綜複雜地交織著蘇家與徐家的諸多親戚關係,新成員很難真正融入這個大家庭。
我耗費了整整兩年時間,才逐步理清完這些盤根錯節的人際網,為每個人找到了最合適的定位。
就這樣,公司才得以穩步發展到今日的輝煌。
但偏偏,徐淩天一回國,就急於表現,對他姑姑灌輸想法,指責我沒有足夠的魄力,認為蘇氏需要的是一個既有膽識又敢於決策的領導者。
我不願看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基業毀於一旦,也不忍心讓那些由我親自招募的員工失望。
於是,我采取了措施,將他的鋒芒壓製了五年之久。
這些年,他在銷售部副經理的位置上,並未帶來多少新客戶,反而還疏遠了我之前建立的幾個重要客戶。
“若非你一直阻撓淩天轉崗,他早該有所作為。”她指責道。
我淡然一笑,“現在我走了,他也再無任何障礙和顧慮,大可放手一搏。”
“何須你提醒!淩天可是海外商學院的精英,怎會不如你?”
“那麼,徐夫人此行目的為何?”
她一時語塞,這反應讓我心中有了思考。
“你上月提出的那個新品策劃案呢?”她忽然問起。
我無奈地靠在椅背上,“你們不是說新品風險過高嗎?”
三個月前,我發現市場上新興的一種產品,更貼近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便精心準備了一份策劃案,卻遭到以徐淩天為首的一群人的反對,說我這是帶著整個公司一起冒險。
然而短短一個月,這類商品就已遍地開花,眾多企業也紛紛投身新品研發。
“你究竟給不給?”
“抱歉,已經銷毀了。”
其實那份策劃案我一直保留著,直到上周,才狠心將它送入碎紙機。
那是我熬夜半個月,深入調研市場需求、成本控製,以及行業未來趨勢的結晶。
原本,它可以引領蘇氏攀登新的高峰,但現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好,既如此不識抬舉,就讓你看看,沒有我們,你能否自立門戶,哼!”
她剛準備起身離開,手機鈴聲卻在這時響起。
接聽後,徐淩天焦急的聲音傳來:“姑姑,稅務局的人來查賬了!”
“你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