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訂了禮部尚書家千金,可惜祝府一出事便被退了親,多年來一直無人說媒。
祝二公子明明文韜武略,名聲卻不佳。隻因他武力強悍,戰場之上斬敵萬千,落了凶神名號。本就不好說親,祝府出了事,更沒人願意觸這個黴頭。
而祝三公子生在邊疆,長於侯府落寞時,傳至京中隻一句武夫莽撞。然而皇帝要我嫁的偏偏是這一位。
這次輪到母親撫著胸口唉聲歎氣。年近四十的美人,未見遲暮之相。一雙美目浸了盈盈淚光,柔潤白膚襯著紅唇微張,連歎氣都叫人分外憐惜。
父親就這樣看著,眉頭緊皺著思索,遲遲才道出一句 “起碼,枝枝婚事有了著落。”
長姐手指握緊劍柄,眸光飄向遠處,沒搭話。
倒是母親微紅著眼眶說 “有道理,祝三與枝枝倒也算良緣”
父親點點頭,麵色沉重的看向我問 “枝枝可願意嫁去朔北?”
環顧四周,沒見到長姐和母親有搭腔的意思。我隻好提了個並不相關的問題 “祝三公子可是好人?”
父親沒再回話,倒像是陷入沉思當中。
母親亦然。
長姐亦然。
我暗自垂頭落寞,心中感歎。看來這祝家不止身處苦寒之地,這小公子也未必是良人,那我可得多帶些嫁妝,照顧好自己。
三、
因著身嬌體弱,我平時消遣並不多,茶點鋪子算是我的心頭好。隻今日出門時,大抵是沒看黃曆。
“薑二妹妹,可要多帶些京中之物。這邊關苦寒,妹妹身嬌體弱,莫要折在那裏。” 一身粉裙的女子,昂著頭溫柔開口,可這話裏話外滿是刻薄。
在她諷刺聲中,我轉過頭,看清了來者幾人後,安然行禮。大衡建朝便重視禮製,縱然聞宛白失禮,可我薑家不能。
皇帝賜婚那日,還頒了兩道聖旨。工部侍郎之女成清露賜婚永康王府世子,吏部尚書之女聞宛白入宮。
這三樁婚事排在一起,怎麼看,都是我的最差。也難怪聞宛白盛氣淩人,畢竟在外人看來,她可是飛上枝頭變鳳凰。
“那武將可是莽撞粗糙之人,可憐薑二妹妹,也不知能不能受的住戰場帶回的那一身血氣。”
聞宛白的眼中,滿是幸災樂禍的笑意。一旁的幾位世家千金,聽至此處,有人跟著輕笑,也有人向我投來憐憫的目光。
“多謝聞姐姐為我憂心。”我麵上乖巧,依舊安然的回著話。
她的話雖難聽,倒也是實話。然,既要出嫁,我何必掙這口舌之快?邊關雖苦,可母親也曾說過,宮中並非福地洞天。人各有命罷了。
似是料到我不與她爭鋒,聞宛白眼中笑意更甚 “薑二妹妹這般少語守禮,可斷沒有你長姐當街斬馬的風範。可惜了你們姐妹,怎都是這般姻緣?”
眉心一跳,我這才聽出她語中意味。原來這一身淩厲,是衝著長姐來的。聞趙兩家交好,她怕是早就想為趙家出口氣。
可,我沒錯,我長姐更沒錯。
“是不及聞姐姐命好,得旨入宮。聖上正值壯年,與姐姐甚是相配。宮中諸位娘娘亦是賢良淑德,想必姐姐日後定然青雲直上,誌得意滿。聞姐姐好福氣。”
一口氣說完這許多話,著實費了我不少力。可遇上聞宛白這樣不守禮的,好好說話隻怕防不住她出聲打斷。畢竟聖上日暮西山,皇後與貴妃為儲君之位鬥的滿朝皆知。
“薑尋枝!你好大的!......”話未盡,聲卻消。
她大概想說的是,我好大的膽子?可聞小姐還未入宮,這句話她說我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