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西南邊陲村寨的姑娘,家裏有千畝香蕉田、萬畝橡膠園。
男友說要給我當上門女婿。
我很開心,讓他在我家幹了三個月苦力,孩子跟我姓,錢歸他花。
我對他這麼好,他臨死前卻非要回省城安葬。我不理解。
【但是老公你是傣族女婿啊。而且我很想親眼看你魂飛魄散的樣子。】
我叫玉英,是一位傣族姑娘,來自雲南西雙版納。
隨著經濟發展和民族交流的加深,我們都是從小上漢校,學漢語,有能力者也可以參加高考。
大概我從小在學習上有天賦,上學後成績優異。最終在十八歲時考入雲南的重點大學,去了省城。
傣族姑娘大都容貌秀麗,能歌善舞,我也不例外。
迎新晚會上,我穿著傣族的傳統服飾,上著緊身內衣,外套紫色對襟窄袖衫,下著花色筒裙,跳了傳統的象腳鼓舞。
晚會上大放異彩的我吸引到了不少追求者,很多男生都開始對我獻殷勤,送水、買早餐、占位置、搬東西,什麼樣的都有。
但這些跟我們傣家男女的示愛比起來實在是太低端了。
後來有一個人讓我眼前一亮。
一次,我在食堂買了份黃燜雞,一個男生過來問我:
【玉英,這份黃燜雞多少錢?】
旁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但我卻害羞地笑了,因為這是傣族獨有的求戀方式—趕擺黃燜雞。
其實就是姑娘把黃燜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裏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
這個習俗都是在趕集時進行的。不過以前我因為學習逛集市的時間很少,沒有機會戀愛。
如今在陌生城市有個人願意學習傣族風俗向我求戀,我是感動的。
我紅著臉說道:
【不貴的,你和我一起坐吧!】
這就意味著我願意和他交談,不過這裏沒有小凳子隻能用食堂座椅代替了。
通過交談我才知道他和我一個班(人太多了屬實記不得每個人),叫宋焰,本地人,人長得很帥。
他很幽默,一頓飯下來時不時講些笑話,衝淡了一些思鄉情。
我對他有了好感:
【按習俗我們該去樹林了,可是這裏也沒有,我們就一起在校園裏散散步吧。】
這就代表著我們可以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