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瓛等一眾錦衣衛聽到朱元璋這話。
當場被嚇得冷汗大冒。
心中更是驚駭無比。
要知道。
他們在大殿上才將張寧關進詔獄多久。
轉眼間卻要讓他們保護起來嗎?
簡直打破了他們認知。
這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
“張大人是怎麼搞定陛下的嗎?”恭看朱元璋離開後,蔣瓛對張寧更加的感興趣了,摸了摸下巴,向張寧牢房走去。
.....
與此同時。
去乾清宮請安的朱允炆。
剛到門口就被告知朱元璋不在宮內。
經過一番探詢,
得知朱元璋去了詔獄後,朱允炆感到有些不安。
急忙召來了自己的軍師,黃子澄和齊泰。
殊不知。
兩人聽了比他還緊張。
他們知道。
以朱元璋性格,要是真想讓張寧死,就不會去看他的。
足以看出朱元璋肯定有疑心了。
朱允炆看兩人反應,也慌了神,“兩位先生,有何良策?”
“你們也認為皇爺爺有立四叔為儲君之心?”
被這麼一問。
黃子澄和齊泰都沉默了許久。
好一會才道:“殿下,莫要多猜忌,臣認為,當前最緊要的,還是您親自去詔獄一趟。”
“讓孤親去詔獄?”
朱允炆看著黃子澄一臉疑問。
“沒錯,殿下去了詔獄後,其他事,臣會替殿下謀劃好的!”
黃子澄露出一個深不可測的微笑,說道:“若能讓張寧這豎子效忠於你,自然最好;若不能,或有冒犯您之意,臣會定他個謀逆之罪。”
“到時候,還可借此機會給燕王一份大禮,讓他百口莫辯。”
朱允炆聽後,眼睛一亮,“孤明白了,那請兩位先生陪孤同去吧!”
說完,朱允炆對二人行了一個深深的禮。
黃子澄和齊泰對此顯得非常受用。
見朱允炆以師生之禮相待,他們立刻滿麵笑容地回禮。
隨後與朱允炆一同朝詔獄而去。
.....
在另一端。
朱元璋回到乾清宮後,急忙打開了曆史公會。
詔獄回來之後。
他對張寧根據感興趣了。
但他仍有所猜忌。
明太祖朱元璋:“小兔崽子,你現在立刻給咱去吏部調一個人的檔案!@崇禎皇帝朱由檢”
崇禎皇帝朱由檢:“請祖爺爺明示。”
明太祖朱元璋:“這人叫張寧,是明威將軍張祥家的種兒,咱想知道後世史書是怎麼評價他的?他有沒有犯過什麼錯?”
崇禎皇帝朱由檢:“此人由檢未曾耳聞,但祖爺爺請放心,我會查清楚的。”
看到朱由檢的回複。
朱元璋不由冷哼一聲:“這兔崽子,還算有點用!”
很快。
朱由檢便從吏部調取了張寧生平曆史。
隨即告訴了朱元璋。
崇禎皇帝朱由檢:“祖爺爺,由檢查到張寧的資料了。”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張寧被外派至鬆江府華亭縣擔任知縣。”
“因性格剛直,多次冒犯上官,最終被棄之不用。”
“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燕王起兵。”
“張寧曾上表請戰,未獲批準。”
“同年十二月,他公開指責這三人誤國,上表請斬李景隆、黃子澄、齊泰!”
“帝大怒,剝奪了他官職,貶為平民。”
“建文四年,燕軍入京,張寧留下治國用人明書,在孝陵前自盡,以身殉國!”
.....
看到朱由檢發來的張寧履曆時。
朱元璋被深深觸動了。
“真是忠臣啊!”
“沒想到咱這把年紀還能遇到如此英才!”
張寧的忠誠顯而易見。
但是否隻是愚忠,還得看看他有沒有政績。
念及如此。
朱元璋當即又問起了朱由檢。
太祖高皇帝:“他在做知縣時政績怎麼樣?”
崇禎皇帝朱由檢:“祖爺爺,依照大明舊製,七品知縣的政績並未詳細記載!大多來自一些地方史料。”
“吏部檔案僅記載了他多次冒犯上官之事。”
“但有趣的是,他擔任華亭縣令的十年裏,鬆江府知府每年都有人被提拔!”
“理由均為善於治理。”
“然而據記載,鬆江府幾縣都遭受數災,隻有華亭風調雨順!”
朱元璋看到這裏,不由冷哼了一聲。
一看他就知道,張寧政績被這些拔擢的人給竊取了。
太祖高皇帝:“哼,那些貪官汙吏可真會移花接木,讓咱大明忠良,在小小的華亭縣閑置了十年?實在可惡至極!”
“罷了,你再給咱說說黃子澄、齊泰這兩貨怎樣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個.....”
看朱由檢的反應,朱元璋猜到這兩無能之臣。
肯定好不到哪裏去的。
但他想知道。
太祖高朱元璋:“說,咱受得住!”
崇禎皇帝朱由檢:“建文元年,黃子澄、齊泰、方孝孺聯名上書建文帝,推行新政。”
“洪武朝時,六部尚書原為三品官,卻被升至一品。”
“太仆寺等官員,原本六品,也統統升至五品。”
“免除江浙地區賦稅,企圖恢複古製,甚至先秦井田製度......”
看到這裏,老朱頓時恍然大悟。
終於明白為何張寧請表斬殺他們了。
如果自己還在。
要是他們敢提半點王政複古,或井田製度。
他絕不會讓他們當什麼輔政大臣。
井田製度是啥?那是土地私有,按畝征稅的荒唐製度!
自古至今。
搞井田製的人沒幾個好下場。
上一個搞井田製的王莽,已經被斬下頭顱懸掛在東漢宮牆上長達幾百年了!
最離譜的是,他們還搞什麼官製改革?
說是改革,實則是在送大禮!
提拔一兩個親信也就算了。
這兩貨卻直接把他們官階給提上來,玩得像是自家後花園一樣。
“真是氣死咱了!”
老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氣憤。
同時心中也做出了決定。
他不能埋沒張寧。
至少在黃子澄、齊泰還活著的時候,自己不能讓張寧閑置!
不然黃子澄和齊泰幾人可就要胡作非為,對張寧這位忠臣下手,讓他泯然眾人了。
可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
一時間。
他睡眼昏沉的陷入了沉思。
正當朱元璋深思大明的根基時。
黃子澄、齊泰和朱允炆三人,也來到了詔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