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
被氣了一頓飽,躺在床上的老朱嘴裏還在罵罵咧咧。
開始的時候,他對張寧的膽大和精彩分析,還是有些欣賞的,
壞在張寧不知好歹,觸碰了自己的底線。
如今已經留不得了!
如果不是他還想確認一些事情,張寧活不過一秒。
念此,他緩緩打開了曆史公會的界麵,在曆史公會交流麵板發了一條信息:
明太祖朱元璋:“小兔崽子,給咱好好說一下,究竟是不是咱老四篡奪了朱允炆的皇位!若你說實話,咱可饒過你!@崇禎皇帝朱由檢”
崇禎皇帝朱由檢:“祖爺爺,您終於回我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由檢定知無不言!!”
明太祖朱元璋:“哼!”
朱由檢看此,縱是隔著時空長河,也不禁渾身一顫。
大明皇帝,怕爹是祖傳的。
更別說是太祖了。
從少他對自己這位太祖爺爺事跡耳熟能詳了,此時他感覺的壓迫感是前所未有的。
朱由檢朱由檢不敢怠慢,認真梳理了一番,娓娓道來:“在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祖爺爺您晏駕後…朱允炆登基成皇,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文。”
“即位當天,朱允炆就與黃子澄、齊泰等大臣商討了削減藩王權力之議,最終他們采取了先弱後強的策略。”
看到自己將在洪武三十一年晏駕時,老朱心中沒有太多波動。
如今他老朱已經活了比尋常人精彩萬倍的一生。
到了這個歲數,也該活明白了!
更何況。
他死的那天也快八十了。
然而,當他看到“先弱後強”這四字時,他卻突然感到渾身一顫,瞬間覺得全身的血液直衝腦門。
不由回想起了張寧那番,近乎瘋狂的預言。
好家夥!
竟都被這小子說中了嗎?
明太祖朱元璋:“小兔崽子,給咱繼續說。”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因被其子指控圖謀不軌,由曹國公李景隆押解回京,被剝奪了王位,貶為平民,並流放至雲南。”
“十一月,又派遣工部侍郎張昺前往北平,以監督燕王的一舉一動。”
一邊看著光幕上的文字,老朱則是一邊搖頭。
他萬萬沒想到。
張寧所說,竟跟自己這後世玄孫所說的如出一轍。
從采取先弱後強,再到挑撥離間。
還派人監視燕王?
分明就是在羞辱咱家老四啊。
也怪不得,老四會反了....
而此時。
朱由檢還在給他發著信息:
“在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頒布詔令!規定天下藩王,不得幹預王府中文武官員管理。到了同年三月,他調動了謝貴和張信的部隊前往北平駐紮。”
“同時命令長興侯耿炳文之子駐守山海關。”
“四月,朱允炆指控湘王朱柏私印寶鈔且有謀逆之心,及犯虐殺人犯等罪,下令將湘王押解回京。”
“麵對誣告謀反,朱柏決定以自殺來自證清白。將王府點火焚燒,騎馬衝入火海,自焚而死。”
“老十二….”
盡管老朱早有心理準備。
但當看到自己兒子最後被迫悲壯的跳火海自盡,心裏仍像被刀刺中一般痛。腦海中更是浮現了一幅幅朱柏小時候的畫麵。
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
他老朱哪能不心疼?
這一刻。
他心中也種下了一顆刺。
“同年四月。”
“齊王和代王因罪被奪王位,貶為平民,並軟禁在鳳陽。”
“六月,岷王也因罪被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岷王被廢消息傳到燕王府時,朱棣宣布奉天靖難,從北平起兵反抗......”
當看到朱棣起兵的消息時,老朱自個樂哈了一下:“這才是咱老朱家的種兒!”
要是之前,老朱定會開罵。
現在反而對此反而感到一絲寬慰。
眼看朱允炆逼他們都成啥樣了,若老四還不反抗,他老朱反而會罵他懦弱,該死!
“而且允炆和他的這群狗腿子都沒腦子成啥樣了?”
“要是允炆一開始就對老四采取行動,哪裏還用繞這麼多彎子?咱的兩個兒子也不用被迫自盡,流放了!”
“要是允炆直接派兵與老四正麵交鋒,敗了,老四繼位!勝了,連削藩都不必削了,其他藩王也自願交出兵權,任由他調遣!”
但明明有那麼多條好道道可以選。
這朱允炆卻偏偏選了最不理智的那條!
朱元璋搖了搖頭,繼續問道:“接下來還發生什麼了?”
朱由檢看到了朱元璋語氣有所改變,鬆了一口氣。心想,這機會不就來了嗎?
自己得好好表現,抱緊祖爺爺大腿。
以後讓他給幾條治國建議,自己也用不著現在這般勞累,遇到的困惑也定能輕鬆解決。
於是他認真翻看了好一會曆史後,繼續道:“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南下攻城,攻下鎮江,繼而直指金陵,穀王和李景隆打開金川門投降,燕軍隨即進入城中。”
“同時,皇宮內發生火災,朱允炆最終下落成謎。”
讀到這裏,老朱瞬間迷茫了。
在模糊不清的思緒中,老朱隱約覺得。
老四沒有殺他的皇太孫朱允炆。
朱允炆皇位被取而代之。
竟是他現在能想到的最理想結果了!
“咱真的應該傳位燕王?!”
傷心了好一會的朱元璋,口中不禁念出了這句話,隨後,猛地站起身來命令道:“來人,給咱備車,咱要去詔獄!”
對於皇位歸屬。
老朱心中已有決定。
但做出最終決定之前,他還有一些疑惑。
必須要親自去撇除。
不多久,在眾多錦衣衛的護衛下,朱元璋的車輦很快就駛達北鎮撫司。
獨自步入了詔獄。
陰暗、潮濕,時有慘叫聲傳出。
詔獄實是地獄。
可朱元璋踏入詔獄的那一刻,卻聽到了一道與此景違背的美妙旋律,之後他便看到了牢房中躺在稻草上的張寧,竟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的唱著歌謠。
“百花開來好春光,采茶姑娘滿山崗。”
“手提籃兒來采茶,片片采來片片香。”
“采呀,采呀,片片茶葉片片香。”
“兩廣茶女溫和,金陵茶女善,蜀中茶女美!”
“她們的茶我都喝過….”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內心如有萬馬奔騰。
這家夥沒事吧?
死到臨頭還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