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表揚了我的進步,但是我仍然覺得很自卑。
我清晰看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
從前有多驕傲,如今我就有多自卑。
我的同桌是英語課代表,他看了一眼我的卷子,指了指我做錯的閱讀題,“這道題以前老師講過的,你的中心句沒有找對。”
我看他一眼,他眼裏沒有對我嘲笑,於是我很誠懇地請教,“能給我講講卷子嗎?”
同桌把我的卷子拿了過去。
從此以後,他就成了我的請教對象。
在學校裏我隻要埋頭學習就好,但是回到家中,我依然和爸媽不親近。
我能感到他們一直在嘗試對我好,給我買新衣服,帶我去吃快餐,都是從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我成長過程中一直沒有爸媽陪伴,突如其來的相處讓我很難適應。
有一次我聽到我媽在跟我爸歎氣。
“這孩子一點都跟我不親。”
“畢竟這麼多年沒見,孩子不親近也正常,慢慢來吧。”
“唉,要不是這麼多年我懷不上個兒子。”
“行了別說了,待會孩子就要放學回來了。”
我站在門口,手有點發抖,然後悄無聲息跑下樓。
原來在他們心裏,不是因為常年不能陪伴而愧疚,所以才想要盡力彌補我。
而是因為生不出兒子。
我想起村子裏那些被起名為招娣的女孩子,覺得我和她們一樣可憐。
我在外頭漫無目的地晃蕩。
縣城很繁華,街邊都是各種店鋪,我隻敢在外頭看,從來不敢踏進去。
因為我沒有錢。
從前在村裏,大家的攀比也就是誰有錢買的零食多。
但是在縣城中,班上學生個個討論的鞋子衣服、偶像節目,我聽都沒聽過。
爸媽除了替我交學費,從沒給我零花錢。
我經過一個很漂亮的甜品店,我聽過班上的同學討論,說它家蛋糕很好吃。
我根本不敢走進去,隨便一個的價格都能讓我心驚肉跳。
這時,我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是我的同桌。
他手裏提著甜品店的袋子,然後問我去哪裏。
我抓著書包帶子,說就是經過,隨便逛逛。
這種時刻總是容易讓我覺得難堪,我轉身要走,對方卻過來塞給我一個包裝好的三明治。
“我買得有點多,給你一個吧,拜拜。”
我呆呆地拿著三明治,隻來得及擠出一句謝謝,對方就已經坐上小轎車離開了。
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
等我回家後已經天黑了。
我媽有些責怪地看著我,“今天怎麼回來得那麼晚?”
我撒了謊,“今天請教同學功課,沒注意時間。”
聽到我說是跟學習有關,她也就沒再說什麼,隻是讓我趕緊去洗手吃飯。
我原本就和他們不夠親近,自打偷聽到他們的心裏話,我就越發避開他們。
如果問起來,就說是學習。
我埋頭用功了半年,期末考試的時候,終於拿到班級中遊的成績。
我拿了卷子回家給我媽簽名。
她皺著眉頭看著我的卷子,“才考第三十名啊。”